癌檢 恐淪生財工具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強調,婦女常作的抽血驗CA125,並非特異性的篩檢指標。例如子宮肌腺症及子宮內膜異位病的患者,也會檢出CA125異常的現象。如果一發現CA125指數偏高,就以為罹患了卵巢癌,甚至嚇得要去動手術,那將沒完沒了。

他進一步說,30至35歲婦女約有5%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婦癌教科書則提到,年過50歲的婦女中,高達60%有子宮肌腺症,這些婦女抽血檢查都會出現CA125異常現象,如果因此而認為自己罹患卵巢癌,「不是自己嚇自己嗎?」

劉偉民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一致認為,卵巢癌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篩檢工具。曾志仁表示,目前市面上有3種常見的卵巢癌篩檢方式,分別是陰道超音波、抽血檢驗CA125、彩色卵巢血管動脈檢查,大約有7成的準確率,但費用不低。且每千名受檢者中,頂多只能檢出4、5名疑似陽性患者,經濟效益不高,除非是不怕花錢的自費者,否則沒有篩檢的必要。

然而,包括卵巢癌在內的某些癌症篩檢,一直是部分醫療院所的生財工具。劉偉民就發現,有些婦女一進醫院後,就被帶著做電腦斷層掃描 (CT)、核磁共振掃描 (MRI),甚至是正子攝影檢查 (PET),試圖將卵巢癌等惡性腫瘤找出來,只能說是浪費醫療資源,沒太大意義。

卵巢 子宮 肌腺症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