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意願、家人同意成就大愛兩關鍵

聯合報 記者韋麗文、張益華、簡浩正/報導
「你把那顆還在跳的心臟拔走,他不就死了嗎?」公視日前播出的戲劇「生死接線員」,探討器官捐贈議題,面臨死亡到來,家屬掙扎,到底該不該器捐?演員曾少宗表示,自己已簽署器捐同意書。

「你把那顆還在跳的心臟拔走,他不就死了嗎?」公視日前播出的戲劇「生死接線員」,探討器官捐贈議題,面臨死亡到來,家屬掙扎,到底該不該器捐?演員曾少宗表示,自己已簽署器捐同意書。

曾少宗說,跟父母經過深度的討論,直到要簽署的那一天,打電話給爸爸。曾爸爸酷酷的說,「你是大人了,你可以自己決定,我們都支持你。」

接觸器捐家屬 讓曾少宗反思

人在沒有需求時,不會去思考器捐,也無法想像等待器官者為了活下去有多努力,直到接演這齣戲,真正接觸器捐個案的家屬後,他才反思自己應該為社會做些事,例如簽署器官認同卡。

尋求家人支持需要溝通,但他相信,隨時代進步,醫學資訊更新,如同這齣戲的目的,讓民眾開始思考器捐,因為當遇到需要時,時間緊迫,分秒必爭,所以一定要預先規劃。

藉拍戲談生死 父母支持簽卡

為了與父母溝通器捐,曾少宗和父母一起看「生死接線員」,跟他們分享拍戲過程及宣傳遇到的個案故事,看見他們默默落淚,願意回憶已逝的親人,在溝通的功課上跨出一大步,日前更獲得父母的同意而簽署器官捐贈認同卡。

家住中和的顏先生說,「人往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器官幫助需要的人是很好的事。」以前他和太太就有器捐念頭,決定在65歲生日這天做一件想做的事,給自己一個最棒的生日禮物。

夫妻倆說,平日有和孩子提過器捐,家人都很支持,所以毫無顧慮地簽下同意書,願意全捐。另一位簽卡的蔡先生也說,平日做志工,熱心助人,也與太太溝通過,兩人都認同器捐觀念,畢竟生命無常,願意發揮個人生命價值,幫助別人。

簽卡者豁達 家屬卻捨不得

「成就捐贈器官的大愛有兩個重要關鍵。」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社工管理師謝書豪推廣器官捐贈觀念多年,他發現,通常簽卡的人很豁達,反倒是家屬捨不得,要完成大愛捐贈,一是自身的意願,二是家人的同意,缺一不可。建議要視時機跟家人提及器捐的意願,平常就做好溝通。

謝書豪說,簽卡的流程可以透過實體與網路兩種方式。領有器官捐贈認同書後,填寫完成,寄到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相關人員完成健保卡註記之後,只要收到簡訊通知,就代表註記完成。

或是可以到衛福部的網站登記,需要登錄自然人憑證,填完資料後送出,也是收到簡訊,就代表註記完成。

國內器捐同意註記完成人數高達43萬人,一年大約有300多例的器官捐贈人數。臨床上,常常碰到當事人早已表達器官捐贈的意願,但是家人可能事先不知道,在面臨驟失家人的衝擊下,非常捨不得。

想順利捐贈 「一定要跟家人講」

許多年輕人在簽署器官認同卡時,常會帶上一句「不要跟我爸媽講喔!」謝書豪說,跟家人溝通非常重要,因為決定是否可以順利捐出的關鍵因素,就是家人是否同意。可以決定進行器官捐贈的法定順序是配偶、成年子女、父母親、兄弟姊妹。

至於何時開口談呢?他建議,「只要輕輕點一下就好。」當發生新聞事件,或是家人生病的時候,都是提起器官捐贈意願的好時機。

器捐 器官捐贈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