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人數 7年來首度「倒退嚕」
最新大愛器官捐贈人數統計出爐,去年僅有三二七人,比前年三三九人略減十二人,也是七年來首度「倒退嚕」。為帶動醫院積極勸募大愛器官,健保署拍板確定「器官移植協調管理費」新制,只要協調師完成一例器捐勸募,即給五千點健保給付獎勵,新制最快三月一日上路。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最新統計,一○七年若以案例數計算,器官及組織捐贈案例數最多前三名,分別為眼角膜五百卅七例、腎臟一百八十一例、肝臟九十例。心臟瓣膜全年無人捐贈。
截至昨日為止,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共九千六百廿二人,等候眼角膜者有八百廿三人,等候腎臟者有七千四百廿六人,等候肝臟者有一千一百○七人。大愛器官供不應求,太多患者苦等不到器官,有病人只好尋求境外移植。
為拓展器官來源,衛福部從過去至今祭出多項措施,包括:捐贈者之三親等內血親等候器官移植時有優先權、開放無心跳器捐、愛滋感染者互捐器官及非親屬活體腎臟配對交換等。捐贈人數近年有緩步上升,但去年卻首度出現降幅。器捐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說,仍在分析人數下降原因;無心跳器捐是最新辦法,去年僅完成十三例。
身兼器捐中心董事長的健保署長李伯璋認為,要提升大愛器官來源,其實第一線勸募器官的協調師扮演重要角色,需廿四小時待命、聯絡移植手術,幫助捐贈者、受贈者及其家屬衛教正確認知及減少焦慮。
勸募器官很耗心力,李伯璋指出,健保過去只給付器官的摘取及移植,未提供協調師適當獎勵,「協調師幾乎是在做功德。」
推薦文章
-
中醫大附醫榮獲2025年《Healthcare Asia Awards》雙料大獎 勇奪「年度醫院」與「年度CEO」 彰顯智慧醫療與永續領導力
-
喉嚨痛持續超過3週恐怕不是一般小症狀 當心可能是癌症!喉癌6警訊症狀
-
台灣首位 陳肇隆 獲亞太肝膽胰醫學會當代傳奇
-
恐威脅性命…肺炎鏈球菌「全年都有」 6類對象建議打疫苗
-
院長講堂/雙和醫院院長李明哲 器官移植權威 拚醫學中心前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