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醫者更應該感恩惜福
編者按:本週繼續以相同的主題「感恩」,由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執筆。一位醫師寫出醫師需要感恩其他醫療團隊,包括護理人員、藥師、營養師、放射師、醫檢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同時也還要包括醫療單位的行政人員、資訊人員、各種儀器設備的維護人員,清潔人員,維護醫院安全的保全人員等等,沒有他們醫院就無法順利運作,單靠醫師一個人是做不到的,所以醫者需要感恩惜福。一位健康基金會的創會醫師分享他最近邀請精神樂活家族相約到台南白河的老家,探索「人與土地連結」的精神樂活的果園採柳丁活動,並鼓吹人生在世要與土地連結,這生命才有根,才可以汲足豐富的水氣和養分,滋長生命的動力。
這幾年因為慈濟的推廣,「感恩惜福」這幾個字讓大家耳熟能詳。仔細想想,這不只是宗教情懷,更是了解世間真理之後,讓大家可以提升幸福感的處世重要態度。而對於醫者而言更是如此。
醫師的養成教育,需要經歷非常長的時間,辛苦的學習。醫學是一門應用科學,需要有各式各樣的基礎醫學的訓練,舉凡生理學、解剖學、藥理學、病理學等等,都需要各學門的老師們辛苦的教導。而到了臨床階段,如何把教科書上內外科學龐雜的文字知識,化為確實可行的運用,還真的得靠臨床老師們手把手的教出來。我自己的專科是精神科,教科書上念到種種症狀與診斷,如何能突破病人的防衛心,而能了解病人真正的困擾,會談方法就十分重要。不帶主觀引導而開放客觀的會談,說起來很容易,對於初學者而言,不先好好觀摩學長姐如何進行會談,接著帶著生澀的技巧,在資深的住院醫師與主治醫師指導下試看看,只靠各人的摸索是無法熟練跟成長的。所以醫學上不論是哪個科別,幾乎都是師徒制,沒有老師們的教導,是不可能有成熟的醫師。所以每當有年輕醫師來門診跟診,或是住院中的床邊教學,我都會向病人與家屬說明,以及感謝他們願意讓年輕醫師學習,因為當年我們就是這樣成長的。
所以病人與家屬也是我們的老師。已故的葉英堃教授,在指導我照會精神醫學的時候,常會提起一則故事,提醒我們要感謝病人與家屬給我們學習以及讓醫學進步。葉教授說有一位日本資深的醫學教授,在他的退休會上,他最感謝的就是在死後願意提供給他做解剖的病人與家屬們,有了這上千個案例,幫助他在病人生前無法解開的謎團有了答案,如果沒有這麼多病人家屬的同意,醫學是無法進步的,所以如果在他的職業生涯有任何成就,都是這些病人與家屬無私的幫忙。尤其以精神科來講,病人都是在他們精神情緒最困頓的時候,願意給我們機會,我們才能一窺人類複雜的神經、心理、思考、情緒種種機轉,以及交纏的愛恨情仇,從而探索如何解決痛苦、追求快樂的良方。
現代醫療高度專業與分工,醫師無法靠個人就能完成治療,因此醫師需要感謝所有各專業的醫療同仁。特別是護理同仁,醫師再怎麼高明的醫術,總是需要護理同仁24小時貼身的照顧病人,從抽血、打點滴、給藥、換藥,到翻身、拍痰、換尿布、擦澡;AI再怎麼厲害都無法取代護理同仁的親身照顧。更何況臺灣的護理人員的薪水很低,我們真的要好好感謝願意留在臨床守護病人的他們。其他如藥師、營養師、放射師、醫檢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等等,都缺一不可。也包括醫療單位的行政人員、資訊人員、各種儀器設備的維護人員,清潔人員,維護醫院安全的保全人員等等,沒有他們醫院就無法順利運作。
尤其自己年紀漸長,有機會陪著家人就醫,或是自己也需要看醫師時,當角色從醫師變成家屬,或者是自己就是病人時,感觸就特別深。原來生病徬徨無助時,從掛號、候診、診療、抽血、接受檢查、治療、照護、復健,到症狀改善康復,是需要這麼多人的幫忙才能達到。單靠醫師一個人是做不到的,所以醫者才更需要感恩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