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辭典/雷氏症候群 好發於孩童
台灣民國70年、80年盛行的雷氏症候群,好發於孩童,幾乎沒有成年個案,目前醫界仍然無法確定其致病因素,但據流行病學調查,醫師普遍認為容易造成雷氏症候群原因可能為:幼童受病毒感染(如水痘、流感),服用阿斯匹林等水楊酸類退燒藥物,引起肝、腦急性病變。
雷氏症候群患者會出現肝指數與阿摩尼亞指數增加、血糖驟降,脂肪酸代謝發生障礙,造成腦部和肝臟病變,患者的腦壓升高,意識改變、肝功能持續衰竭,最終導致死亡,別小看雷氏症候群,其死亡率甚至可能超過一成。
自從規定不可開立含阿斯匹林退燒藥物給感染水痘病毒、流感病毒的幼童,台灣臨床近年幾乎不再出現雷氏症候群病例。
但仍要提醒家長,家中孩童若出現感冒症狀,務必就診,由醫師診治,切勿自行給予阿斯匹林等含水楊酸類藥物讓孩子退燒。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
推薦文章
-
對女性益處尤甚 研究揭注射帶狀疱疹疫苗7年內失智機率降20%
-
苗栗縣民三成一為老幼者 著重疫苗政策預防傳染病
-
「感冒藥」需不需要吃完?先釐清一重點!3種情況一定要吃完
-
「有一點要死掉的感覺」 沈富雄搭捷運突異常胸悶就醫救回一命
-
BMI愈高愈要命!介於40至50者 平均預期壽命減少約8到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