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觀點/更年期症狀因人而異 運動能幫忙
台灣女性更年期平均發生在50歲前後,更年期症狀包含熱潮紅、心悸、假性高血壓、頭脹、暈眩等,被稱為「更年期症候群」。
更年期症候群可能在更年期前就發生,更年期症候群的時間長短、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可以長達3到5年,有些人可能一開始完全沒有症狀,卻在多年後突然出現不適。
通常會突然出現更年期症候群,與生活作息不佳、壓力過大有關,甚至有些女性會因為更年期症候群,合併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等。
有些女性對於突如其來的不適感或是精神狀況不佳,沒有病識感,臨床上有許多案例是家人受不了帶來就診才發現更年期症候群,女性應多注意更年期前後的身心理狀況,若出現類似更年期症候群症狀,建議立即就醫尋求幫助。
根據研究,有氧運動能幫助減緩更年期症候群,如慢跑、瑜伽、跳舞、游泳等,運動必須要達到「喘」的程度,才有紓緩症狀效果,一般的走路則效果有限,另外也要避開刺激物質,如咖啡因、菸酒、辛辣物等。
更年期婦女運動過程要注意防跌,隨著雌激素減少,女性骨密度也會快速下滑,可適時補充鈣質,避免骨鬆上身,並注意關節強度。
更年期症候群嚴重的婦女,有時候會使用雌激素以及黃體素,通常醫師會給予最低劑量,協助改善更年期症狀。但不是每一位更年期女性都適合服用雌激素及黃體素,但須經醫師評估開立處方後使用。
(諮詢╱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郭安妮)
推薦文章
-
早晨第1杯喝什麼來開啟一天最好?專家解釋咖啡和茶的各自利弊
-
習慣早餐不吃且晚餐太晚?大型研究提醒當心骨折風險暴增
-
半夜醒來不要看時間?日專家籲13個「起床後千萬別做」的事
-
運動、補鈣、維生素D 3招存骨本延緩13年骨折風險
-
32位醫師票選「不推薦服用成藥」台人旅日最愛買的藥榮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