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傷肺… 5招還你肺活力
【聯合報╱李俊賢/彰化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
隨著大家對菸害的了解日增,以及菸害防制法推行,許多老菸槍為了家庭與健康開始戒菸。
同時,研究發現,癮君子即使戒菸多年,仍有機會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0至9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都與長期抽菸有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負責氣體交換的肺泡被破壞,支氣管黏膜腫脹,黏液分泌過多,使二氧化碳滯留肺部,長期造成缺氧,影響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初期察覺不易,高達八、九成患者未能被診斷出,大多數患者因早晚天氣轉涼而有咳嗽不止、痰量變多、走路易喘,爬樓梯無法一氣呵成爬上二樓,因此就醫,才被診斷出來。
無論戒菸中或戒菸成功後,物理治療中「肺部運動」,可幫助在戒菸後遠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減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狀。
物理治療也可以改善戒菸初期出現的戒斷症狀,如頭暈、焦慮、疲倦、失眠等,進一步增加肺活量,減輕心肺系統壓力、進而提高心肺系統對日常活動的效能,增加肺的有氧能力。
介紹針對戒菸、吸二手菸,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設計的肺部運動,讀者可以試試看。
推薦文章
-
一打開濾掛咖啡立刻沖熱水?業者曝掛耳包咖啡2個NG行為破壞風味
-
怎麼睡都不飽? 專家提醒 缺乏「這物質」恐致神經難以放鬆
-
健保大數據/失眠治療特色院所
-
「不吃藥一定睡不著!」 慢性失眠難解可能常與心理焦慮有關
-
健保大數據/睡不著、一直醒、太早起 用對安眠藥才有機會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