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不只是不美觀而已 拖著不治療感染變蜂窩性組織炎
80歲的阿姨被家人推著輪椅進診間時,整條左腿腫得發亮,腳背上還貼著紗布,滲著組織液。她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反覆感染,這幾個月幾乎都在醫院裡度過,最近她的腳上冒出大水泡,破掉後液體就一直流不完,皮膚也漸漸變黑、變硬,整個人愈來愈虛弱。
靜脈曲張拖著不治療 感染、潰爛、組織壞死
其實,這並不是突然發生的事。多年前,阿姨的腳就有靜脈曲張,當時吃藥後稍微緩解,加上害怕手術,就沒有進一步治療。直到這次感染拖垮了身體,她才來做專業的血管檢查。
檢查發現,她的左足背已形成慢性潰瘍,小腿與腳踝腫脹發亮,左小腿皮膚暗沉,摸起來又厚又硬;超音波顯示,她的下肢靜脈重度逆流,在髂靜脈的地方更有嚴重阻塞,血流被卡在回不去的路上,長期淤積導致感染、潰爛、甚至組織壞死。
為了讓血液重新流通,安排了微創血管介入手術。先以「靜脈凝膠閉合術」封住病變靜脈,再用「靜脈支架」打通阻塞的髂靜脈。手術後,阿姨的腿就開始明顯消腫,滲液減少,潰瘍也逐漸結痂,腳出現了久違的血色。
靜脈曲張分六期 阻塞到最後皮膚會撐不住
很多人以為靜脈曲張只是「血管突起不美觀」,其實它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現。這個疾病分六期,從輕微腫脹、色素沉澱,一路惡化到皮膚硬化、潰瘍難癒。尤其當同時存在髂靜脈阻塞時,病情會加速惡化,就像水管被卡住卻又漏水,壓力越積越高,皮膚最後撐不住。
在這個階段,單靠藥物或彈性襪已經難以逆轉。唯有透過微創介入治療,才能從根本改善血液回流。只需小小傷口,就能完成深層靜脈的修復,風險低、恢復快,改善效果能長期維持。
阿姨現在已能安穩的生活了,笑著說:「早知道,不該那麼拖。」這是許多靜脈病患者的共同心聲。靜脈疾病不是老化的必然,而是可以被提早發現、有效治療的血管問題。當雙腿開始腫、重、色素變暗時,那可能已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別讓血液回家的路,越來越遠。
推薦文章
-
腳愈晚愈腫?「這種」水腫最危險 專家教從水腫位置判斷身體問題
-
「這4種襪子」別再穿! 醫示警恐引發過敏、內分泌失調
-
慎防秋老虎 勤補水分防熱傷害
-
腳麻腳痛也可能是要命警訊 醫師建議別忽視9個心血管疾病症狀
-
醫美黑歷史浮上檯面?多起隆乳手術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