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別輕忽!一圖看5型血管病變,嚴重恐造成皮膚潰瘍

元氣網 健談
預防靜脈曲張,應避免長時間久站或久坐,每小時最好活動5到10分鐘。圖/123RF

靜脈曲張的成因是靜脈中的瓣膜功能受損,導致血液滯留,造成血管的「曲張」現象。長期久站、久坐都可能造成雙腿出現靜脈曲張的問題,此問題尤其在女性身上更為常見。琳安聯合診所院長王志軒醫師表示,靜脈曲張依據病變部位的不同,從末梢到主軸系統,會呈現不同的外觀,嚴重時除了痠、脹、痛感等不適感外,甚至會造成皮膚潰瘍。

靜脈曲張在臨床上分為五種類型

若將血管比喻成河道,末梢的靜脈系統可以說是小型支流,許多支流會逐漸匯集到主要的幹道,也就是主軸的靜脈,管徑不同的靜脈病變,會有不同的分型,在臨床上共可分為五種類型:

◎第一型: 末梢系統,最細的靜脈病變

末梢靜脈系統中,最細的血管產生病變,在皮膚出現紅色蜘蛛網狀血管,此時病患可能還沒有太大的不適感,甚至自己還尚未發現,大多因為發病部位逐漸擴大,才由旁人提醒發覺。

◎第二型:末梢系統,稍粗的小靜脈病變

末梢靜脈系統中,較第一型粗的血管產生病變,在皮膚出現藍紫色蜘蛛網狀血管。王志軒醫師表示,此型若靜脈曲張若發病血管量不多,也許不會感到不舒服,但若量到了一定程度,擠壓到旁邊組織,便開始會有疼痛、腫脹感。

◎第三型:末梢系統中,管徑更粗的靜脈病變

末梢靜脈中要匯流至主軸靜脈的血管產生病變,通常在皮膚會出現綠色的網狀靜脈;病患會常抱怨不耐久站,且容易感到痠、脹、痛等不適。

◎第四型:末梢系統中,匯流至主軸的靜脈較嚴重的病變

與第三型相同的血管產生病變,但病變的情況更為嚴重,血管甚至會突出皮膚表面,除了不美觀之外,痠、脹、痛感也更加明顯。

◎第五型:主軸靜脈曲張

主軸靜脈系統,又稱隱靜脈系統,是血液回流心臟的主要路徑之一,若隱靜脈系統發生病變,會在小腿內側、後方皮膚觀察到較粗、長且彎曲的血管;嚴重時皮膚表面還會觀察到黑色素沈澱或是潰爛的情況,有時會被誤認是糖尿病導致的動脈病變。

若有上述靜脈曲張問題者,建議可諮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給予治療建議。此外,王志軒醫師提醒,靜脈曲張的治療方式已有大幅進展,僅需在門診處理、無須住院,且局部麻醉即可進行治療,提醒民眾若有相關不適症狀時,宜及早就診治療為佳。

靜脈曲張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心臟血管外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琳安聯合診所院長 王志軒醫師

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靜脈曲張 久站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