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附醫/術後保健觀念提升 血管再塞比率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介入科主任張詩聖說,血管支架提供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一種非開刀的治療方式,但可不是所有患者都適用,患者必須先跟醫師就病情討論與評估,在開刀、支架與藥物之間,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張詩聖指出,對於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來說,置放血管支架是救命的選項;但若是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接受血管支架可就得經過審慎評估,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血管支架手術來說,平時門診檢查出血管狹窄的門診占比為60%,急診送院緊急開刀的佔比為40%。
張詩聖說明,院內接受支架手術的患者以長者居多,不過年輕的患者的確越來越多,也就是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可能跟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三高、代謝症候群年輕化,以及吸菸等危險因子有關。男性多於女性,男女比約為3:1。
張詩聖指出,隨著心導管技術、器材的進步,以及病患在心導管手術後保健觀念提升,血管再狹窄比率有明顯下降。不少病患考量血管再狹窄風險,以及自身經濟能力,對於自費支架接受度有增加的趨勢,在台中市醫學中心普及率約為六到八成。
推薦文章
-
洪子仁/急診壅塞是健保制度失靈警訊
-
少喝湯多喝水、白醋取代黑醋…鹽以律己7招防中風
-
健保大數據/高血壓治療特色院所
-
長期吃降血壓藥傷肝腎?心臟科醫師:血壓失控才會走向洗腎
-
3月媽祖遶境 醫師教保健4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