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風險評估 可防腦中風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指出,心房顫動相關的腦中風死亡率高且預後不佳,我國約有26萬名患者,但僅四成病人接受抗凝血藥物以預防中風,有六成患者忽視預防措施。專家呼籲患者應就醫做風險評估,高風險者接受積極預防措施。
心律醫學會近日舉辦第11屆亞太心律醫學會學術會議,來自全球55個國家、共約3000位醫師學者參與。會中除了發表逾千篇國外學者論文摘要,另安排心臟解剖構造課程,包括3D列印和擴增實境術等。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美國心律醫學會和歐洲心律協會在會中共同簽署「台北宣言」,呼籲全球正視心房顫動治療及中風預防,降低中風風險和改善病患預後。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子凡表示,心房顫動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心房無法有效收縮、內部血液流動不佳,容易凝結成血栓。倘若血栓隨血液流到腦部,易堵住腦部血管,形成致命腦中風。
趙子凡強調,心房顫動引發的腦中風可以預防,有中風風險評估量表,其風險取決於患者年紀及身體狀況。針對高風險患者,必須給予預防中風的抗擬血藥物,或可透過心房顫動電燒術來治療。
心房顫動每年約新增3萬名新病例,目前我國盛行率約百分之一,共約26萬名患者,卻有六成病人沒有接受預防中風措施。趙子凡呼籲,患者應就醫評估風險,依醫師指示執行預防措施,以免腦中風打亂人生規畫。
心房顫動患者
中風風險評估表
分數愈高、中風風險愈高
心臟衰竭:1分
高血壓:1分
年紀>75歲:2分
糖尿病:1分
曾發生腦中風或暫時性缺血:2分
曾發生心肌梗塞或周邊血管堵塞:1分
年紀65到74歲:1分
女性:1分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 製表╱鄧桂芬)
推薦文章
-
慢病主題館【預防】半數60歲長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留意這三點可預防 降低慢性病風險
-
你喜愛吃到飽嗎?/火鍋餐廳吃到飽 滿滿蔬菜好健康
-
心梗防復發、PCSK9單株抗體助攻 壞膽固醇有望兩週內控制達標
-
熬湯、煎烤、沙拉…黑鮪魚從頭到尾都能吃!一圖看頂級生魚片吃的是哪部位
-
糖尿病會讓壽命縮短10年?自己就是患者三十年的專科醫說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