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至九成胃癌來自幽門桿菌 一表看懂4種常見檢測法差異

聯合報元氣周報 記者沈能元報導
圖解胃癌高風險群。製圖/元氣周報/123RF

衛福部統計,高達八至九成胃癌的致病因子為幽門桿菌,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羅景全表示,以往須透過胃鏡檢查,確認為幽門桿菌導致胃潰瘍,健保署才給予殺菌藥物給付;自今年8月1日起,放寬為以呼氣碳13、糞便抗原檢查、上消化道內視鏡切片檢查發現幽門桿菌陽性者,均能獲得二周的藥物治療給付,預估5萬多人受惠。

胃癌高風險群

1.有胃癌家族史者。

2.50歲以上民眾,尤其是男性。

3.居住於胃癌高發生率地區者。

感染幽門桿菌會增加胃潰瘍、胃癌風險,目前檢測方式分為侵入性及非侵入性:

侵入性檢查

胃鏡檢查:取病理切片或取胃中的細菌培養,觀察有沒有幽門桿菌。

非侵入性檢查

1.碳13尿素吹氣法

.須空腹至少2小時,喝一杯藥水等待半小時,對著袋子呼氣即可檢測。

.目前準確度最高的檢測方式,亦可用於評估除菌後效果。

.非侵入性檢查中費用最高者。

2.幽門桿菌糞便抗原檢測

.檢測糞便中幽門桿菌抗原,可了解幽門桿菌感染狀態,也可於除菌後用來評估除菌效果。

.檢測費用相對較低。

3.抽血檢驗

.檢測血清裡有沒有幽門桿菌抗原,但此方式無法區分是曾經或持續感染,若陽性仍須再以碳13尿素吹氣法或糞便抗原檢測確認,檢測費用最低。

幽門桿菌的非侵入性檢測比較 製表/元氣周報 圖/123RF

抗生素殺菌成功率八至九成,可用碳13吹氣確認。

幽門桿菌治療方式,目前為採用抗生素合併抑制胃酸藥物,可以使用三合一或四合一藥物治療,依衛福部「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指引」,目前幽門桿菌第一線治療建議使用四合一治療,包括10至14天鉍劑四合一治療或14天非鉍劑四合一治療;若第一線治療未成功滅菌, 第二線治療則會使用鉍劑四合一療法或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三合一或四合一療法。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黃柏翰表示,治療幽門桿菌需使用抗生素,服藥時間約10至14天,目前藥效殺菌率可達八至九成,但服藥後需停藥一周,再進行碳13吹氣檢查,確認是否殺菌成功。羅景全說,如果療效未達九成,可能與藥物劑量、服藥時間不夠久或體內已有抗藥性等有關。建議服藥治療後,除採用碳13吹氣檢查確認殺菌成效外,也可以利用胃鏡再次檢查有無出現病變。

幽門桿菌篩檢試辦計畫,下半年將啟動。

羅景全說,依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最新「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指引」,建議胃癌高風險群應優先篩檢幽門桿菌,包括一親等有胃癌病史者、50歲以上、居住於胃癌高發生率地區者。他提醒,50歲以上民眾罹患胃癌的風險相對增加,應特別注意。

為早期發現體內有無幽門桿菌,進一步防治胃癌,黃柏翰表示,衛福部國健署於今年下半年,將在部分縣市進行幽門桿菌篩檢試辦計畫,目前針對45至74歲民眾,以糞便篩檢方式檢查幽門桿菌,期盼透過此計畫找出帶菌者進行治療,以有效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殺菌成功後,可能再感染幽門桿菌嗎?

依研究顯示,在台灣經治療幽門桿菌族群中,再吃進細菌感染的比率,一年約有2%至3%。羅景全表示,幽門桿菌的感染與環境衛生、年齡、區域性密切相關,如盛行率較高的地方,可能50%-60%的居民都有感染;但若衛生環境較佳的地方盛行率可能只有20%,因此各地盛行率可能有很大差異。

服藥消滅幽門桿菌後,是否就不會罹患胃癌?

羅景全說,如能有效殺死幽門桿菌,將可以降低胃潰瘍、胃癌前期病變及胃癌發生機會;但若有胃癌家族史,或已有萎縮性胃炎等癌前病變,即便殺菌後,仍須依嚴重程度每一至三年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

責任編輯:辜子桓

幽門桿菌 胃癌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