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潛血若異常再篩一次就會沒事? 專家不同意
坊間流傳,如果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異常,再篩一次就沒事了。衛福部國健署指出,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顯示,篩檢結果陽性的民眾做後續確認,60%是癌前病變及癌症、25%為痔瘡、15%為潰瘍出血及其他,因此糞便潛血呈現陽性反應的民眾,後續應要接受大腸鏡檢查。
國健署指出、許多民眾做了糞便潛血篩檢,結果陽性,後來再去做一次篩檢呈現陰性,就沒有接受大腸鏡確診。事實上,糞便因為摩擦腫瘤或瘜肉導致間歇性出血並混入其中,糞便不會每處都沾有微量血液,因此民眾第一次篩檢結果為陽性,不應抱持僥倖態度,後續應要接受大腸鏡檢查。
另外,想要遠離大腸癌,重要的關鍵是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國健署建議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1.多運動,天天量體重,維持健康體位{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x身高(公尺)}在 18.5-24。
2.清淡飲食,盡量以汆燙、水煮,減少油炸物、燒烤、加工肉與紅肉的攝取。
3.國健署補助50歲至74歲民眾,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非侵入性、快速、無痛且安全,請每2年定期參加篩檢。檢查結果若為陽性,後續需要接受大腸鏡確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腸」保健康的關鍵。
推薦文章
-
68歲退休男連三年健檢都陰性 隔一年「確診大腸癌」醫揭他忽略的事情
-
33歲二寶媽兩度被診斷為腸躁症「醫斷言不可能罹癌」最終卻是大腸癌末期
-
大腸癌年輕化 多肉少纖維是罹癌關鍵!排便出現這些改變應警覺
-
規律運動有助預防大腸癌復發 研究指2件事為降低罹癌風險關鍵
-
39歲女愛原型食物、無家族病史「確診大腸癌」醫曝童年常吃一類食物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