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周腹瀉就診破12萬人次 預防諾羅病毒這樣做
下個月即將進入年節假期,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近期國內共爆出25起腹瀉群聚事件,多集中在校園,全國統計僅單周就有逾12萬人次因腹瀉就醫,多為感染諾羅病毒腹瀉嚴重。提醒民眾,冬季是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節,應特別留意飲食衛生。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上周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達12萬8492人次,較前一周上升13%,且近4周共有25起腹瀉群聚案件,以校園群聚共12起占多數,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
郭宏偉表示,秋冬為諾羅病毒好發季節,每年到中秋節時,會有一波腹瀉疫情上升,但到冬季從11月開始,腹瀉就醫人次也會緩緩上升,推估到過年期間,疫情有可能會再增加。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校園腹瀉疫情發生群聚,可能是因食物受到汙染、或處理食物的人員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後,又直接碰觸處理食物,以及學童間的互相感染等,病毒因此在校園蔓延。
疾管署提醒,避免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洗手,烹製食物時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如是旅宿及餐飲業者、廚工等,出現不適症狀應暫時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
疾管署建議,民眾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疑似症狀應就醫並在家休息,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並隨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營養。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長期便祕增大腸癌風險?睡不好會讓腸道菌叢失衡?解析常見腸道問題
-
一打開濾掛咖啡立刻沖熱水?業者曝掛耳包咖啡2個NG行為破壞風味
-
生魚片搭配的「殺菌食材」讓259人食物中毒!專家揭蘿蔔抗菌的盲點
-
北市驗生鮮蔬果49件 農藥殘留違規7件占14.3%
-
外送飲料「不要去冰」!營養師示警:恐食物中毒 2類飲品最易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