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要如何洗得乾淨?醫師教掌握3原則

聯合報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全台洗腎人口去年突破9.2萬人,透過定期透析延長壽命,只是不少腎友常會擔憂洗腎洗出副作用。圖╱123RF

● 洗腎品質要足夠透析,兼顧治療時間及血液流速

● 注意透析用水的管路材質與清潔

● 使用RO逆滲透水,透析品質提升

全台洗腎人口去年突破9.2萬人,透過定期透析延長壽命,只是不少腎友常會擔憂洗腎洗出副作用,嚴重影響生活,台灣基層透析協會常務理事、安慎診所院長鄭集鴻指出,國內洗腎人口平均年齡為66歲,多半是考慮醫療院所的品牌和與住家之間的距離,對品質資訊的蒐集相對弱勢,因此提醒腎友掌握幾大原則,以維持透析生活品質。

台灣基層透析協會常務理事、安慎診所院長鄭集鴻。圖/鄭集鴻提供

洗腎時間要足夠

鄭集鴻表示,台灣洗腎發展超過30年,可選擇的醫療院所遠勝於各國,透析品質講求足夠透析,須兼顧治療時間及血液流速。一般而言,腎友每周要洗三次、每次四小時是洗腎的最低要求,取代腎臟功能維持在及格邊緣。

但常有腎友因為躺不住而要求提早拔針,鄭集鴻強調,如果洗腎時間不足,可能會導致毒素清除率不足、鈣磷失衡、貧血等問題,每次洗腎脫水速度過快易增加心臟負擔,甚至有血壓下降的問題,導致洗腎中產生不適的機率大增。

相對的,若延長洗腎時間,則可減少以上問題的相關風險,不妨和醫師討論是否適當的延長洗腎時間,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洗腎策略。除了足夠的洗腎時間,足夠的出血量也是關鍵,選擇適當的針頭尺寸配合瘻管的血液流速,以維持洗腎效率。

足量透析才洗得乾淨

洗腎洗得乾淨,首要就是能夠足量透析,洗得乾淨與否分為主動與被動因素。根據鄭集鴻的臨床觀察,主動因素包括像是腎友工作太忙而導致洗腎時間不足最常見,若洗腎時間不足而導致尿毒素累積在體內,可能會引發高血鉀、不寧腿等併發症,導致臨床治療處理會更為棘手。

被動因素則取決於醫療院所的耗材與機器。鄭集鴻表示,以透析治療所使用的水及管路為例,所有透析治療都是使用RO逆滲透水,多數的醫療院所都是使用一道RO機器,可過濾90%水中的雜質;但有些要求更高透析品質的醫療院所會使用兩道RO機器,讓過濾效率達到99%純水,降低水中雜質,可讓透析品質提升。

其中,RO逆滲透水的管路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多數院所使用PVC(聚氯乙烯)管線,因PVC管表面粗糙容易導致細菌孳生,所以必須定期使用漂白水消毒;現在有的院所會使用另一種特殊材質的PEX管路,以高於攝氏90度的高溫熱水天天清洗,提升管路消毒效果,進而增加透析品質。

依情況選擇人工腎臟

除了透析用水的水質與管路材質、消毒等之外,人工腎臟的選擇也很重要,隨著科技進步,透過高效能的人工腎臟,可以讓洗腎洗得更乾淨,提供腎友更佳的透析品質。

鄭集鴻說,過去血液透析尚未問世時,末期腎臟疾病的患者只有走向末路一途,但有效的洗腎是除了換腎外的重要延長生命的方式,台灣也因為健保協助與支持,讓數萬名腎友能透過洗腎得以延命。呼籲腎友除了要遵從醫囑規律洗腎,洗乾淨達到足量透析之外,也可以多了解醫療院所所使用的耗材與機器等相關細節,掌握這幾項洗腎原則提升腎友的透析品質,邁向腎利人生。

如何知道透析足夠?

什麼是足量透析?根據台灣血液透析診療指引,成人及小孩須使用正規尿素動力模式測定後給予透析劑量,最近文獻顯示需達以下目標:Kt/V(血液透析效率)至少1.2 以上或URR(尿素降低率)達65%以上。

良好的透析更需同時注意以下條件:

1. 留意體重增加幅度,兩次洗腎之間,體重增加不超過乾體重的5%。

2. 人工腎臟也可能在透析過程中出現抗原抗體反應,較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可降低人體啟動免疫反應的機會。

3. 有些人工腎臟僅能清除小分子毒素,部分高效能人工腎臟可清除中大分子毒素,降低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發生率。

4. 攝取足夠蛋白質及熱量等。

洗腎 腎臟功能 貧血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