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濕疹老復發 小心流汗就過敏
皮膚細嫩、圓滾滾的寶寶人見人愛,但有些嬰兒因為罹患濕疹,嚴重到發炎潰爛、流膿,讓人不敢抱抱,非常心疼。醫師表示,台灣氣候濕熱,夏季因皮膚問題而求醫的嬰幼兒患者比平常增加二至三成,而嬰幼兒皮膚若長期反覆發炎,易觸發身體免疫機能亢奮,呼籲家長千萬別輕忽寶寶濕疹問題。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指出,新生兒角質層比成人薄30%,空氣中若有過敏原或細菌,就容易滲入到體內而誘發濕疹,好發部位包括屁股、脖子、手臂,都可能出現粗糙小紅點,嚴重感染甚至會脫皮、掉屑、流膿。
巫漢盟過去曾收治一名案例,寶寶從4個月起就罹患濕疹,本該是長輩爭相寵愛的小寶貝,卻因為沒有控制好反覆發炎,連臉都發紅潰爛,到爺爺奶奶家時,大家也擔心加重寶寶皮膚的感染,不敢抱小孩。
巫漢盟表示,根據統計,0至4歲寶寶一年因皮膚問題就診高達58萬人次,平均每3人有1人罹患濕疹,每名患者每年因濕疹問題求診2次。
巫漢盟臨床觀察發現,又濕又悶的夏天,因皮膚問題求診孩童變多,由於寶寶長時間發炎易觸發身體免疫機能,建議2歲前需好好護理濕疹狀況,否則往後寶寶連流汗都可能讓肌膚過敏。
開業皮膚科醫師陳振豐指出,嬰幼兒夏天容易出現的肌膚問題包括濕疹及痱子,在外觀上兩者不同,痱子是因為汗腺毛孔阻塞而長出一粒粒的紅色丘疹,而濕疹則呈現片狀及塊狀,表面會脫屑,兩者通常都是因為悶熱而造成。
不過有些天生具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孩子,因為皮膚太乾燥而長濕疹,此類患者就需注意皮膚保濕,以免濕疹反覆發作。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過敏性鼻炎 減敏療法長期抗戰
-
不是馬桶、水龍頭及牙刷架 醫師曝浴室最容易暗藏病菌之處
-
飲食完全戒除脂肪?營養師破解6個高膽固醇迷思:別再上當了
-
一開學就眼睛癢、打噴嚏、咳嗽…醫曝過敏性鼻炎好發原因 小心共病
-
手腕鼓起1粒腫塊,是腫瘤還是關節發炎?腱鞘囊腫多為良性但易復發 醫建議這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