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靜脈曲張 醫師:小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66歲梁姓女子多年來為靜脈曲張症狀所苦,但都不以為意,去年突然急性發作引起蜂窩性組織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林子鈞今天說,若不治療症狀會日益惡化。
住在新竹的梁姓女子早期擔任電子工廠營業處助理,因懷孕後雙下肢靜脈曲張日益嚴重,多年忙於工作沒治療,林子鈞表示,患者半年前突然左下肢紅腫疼痛數十天,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但在診所治療一直沒效,懷疑跟靜脈曲張有關,經親友介紹,來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求診。
林子鈞表示,患者去年7月就診時,左下肢嚴重紅腫脹痛,伴隨明顯靜脈曲張,診斷是靜脈曲張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並非一般抗生素可治療,若不馬上治療會日益惡化,隨即幫患者安排泡沫式靜脈曲張注射治療,回診時靜脈曲張及蜂窩性組織炎明顯好轉。
林子鈞指出,靜脈曲張因雙腳靜脈的瓣膜缺損會造成循環不良,嚴重時會導致浮腫脹痛及潰瘍傷口等,甚至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若不治療會有生命危險。大部分病人與體質遺傳、工作久站或是女性患者懷孕都有關係,但多數患者因為傳統治療需要開刀因而畏懼就醫,常常拖到很嚴重時才肯就診。
一般靜脈曲張患者常不以為意,林子鈞表示,靜脈曲張輕則酸腫脹痛抽筋,嚴重時除了會因下肢循環不良造成皮膚色素沉澱、硬化破皮、發炎濕疹等,有時候還會併發蜂窩性組織炎。
林子鈞指出,近年來引進泡沫注射治療,不需開刀即可改善靜脈曲張。利用注射治療每人平均約1到2次即可改善靜脈曲張,現在新式注射治療,無需開刀,也不用麻醉,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他建議有需要治療的病人應即早就診。
推薦文章
-
「紅腫熱痛」是急性感染警訊 皮膚護理5重點防蜂窩性組織炎
-
久坐、久站、久躺 哪個姿勢最傷身?專家剖析:每天30分鐘可抵銷傷害
-
靜脈曲張別泡湯 恐加重蜘蛛網擴張
-
節氣小雪22日報到 中醫推2穴位、1茶飲養腎打通身體暖氣開關
-
久坐對心血管健康有害,改站著總可以?研究稱無助改善反而增一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