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洗臉,皮膚越是暗沉?醫師教你擁有好肌膚10招
空氣品質不佳,交通尖峰時段更糟,但進行秩序指揮的交通警察卻無可避免。致遠(化名)擔任交通警察後,經常搞得自己灰頭土臉,衛生紙往臉上一抹都是黑的,每每一下崗位就想洗臉,一天可能洗臉洗上七次、八次,不過還是洗不回過去光滑細緻的膚質,臉上越長越多斑,整張面孔越看越暗沉糙老。
沮喪的致遠就醫尋求協助,醫師評估後認為,他的糟糕膚質不僅源於空氣髒汙,更大的主因恐怕是過度洗臉,影響角質細胞的排列與保濕功能。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林靜芸說明,角質層在肌膚最外層,角質細胞源於下方的表皮細胞。表皮細胞擁有細胞核的時間僅有50小時,之後它就失去細胞核、變成半死的角質細胞,這半死的角質細胞能作為肌膚屏障。
健康角質層的角質細胞排列整齊,肌膚因而看來光滑,且角質細胞間富含神經醯胺、膽固醇、脂肪酸等所組成脂質結構,因此肌膚能保持柔軟水嫩。在正常的情形下,角質細胞會在28天內代謝與剝落。
如果人體的新陳代謝出現問題、沒有讓角質細胞在28天內順利代謝與剝落,反倒讓它持續在臉上堆疊,這時臉部肌膚看起來會較厚、較粗糙,甚至有一堆白屑。
又或者,過度洗臉、深度去角質,可能洗去臉上的神經醯胺、膽固醇、脂肪酸,影響肌膚的保水功能,連帶牽動角質細胞排列。缺水的肌膚將漸漸暗沉,加上角質細胞排列紊亂,造成有的地方角質細胞脫落多、有的脫落少;有的堆疊多、有的堆疊少,臉就會因此變得凹凸不平、充滿毛孔與黑斑。
要擁有美麗臉蛋,必須還給角質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而均衡飲食、喝足量的水、擁有健康生活型態、定期適度運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林靜芸舉例,蛋白質能促進新陳代謝,不過蛋白質會優先支持腦細胞、心臟細胞、肝臟細胞等其它處的細胞,因此優質蛋白質要攝取足夠才有好肌膚。
再如,壓力會影響皮膚細胞染色體的複製,因此培養好的壓力紓解方法、讓自己長保平靜與愉悅心境,膚質才會健康;晚間睡眠充分有修復細胞之效;運動則能提升皮膚下肌肉血流量300倍,進而將代謝廢物帶走,並增添紅潤好氣色。
林靜芸也提醒,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會長驅直入皮膚影響細胞的生成與代謝,因此出門前最好化個淡妝,並戴上口罩,返家後再適當地卸妝、清潔,並做好保養工作。
推薦文章
-
顏正國肺腺癌病逝…為何發現總是晚期? 醫揭肺腺癌此特點難防
-
顏正國癌逝因「沉默的殺手」 杜承哲曝1篩檢救命、符合公費資格快做
-
生活小改變 環保大永續/塑膠袋洗淨晾乾 重複利用不浪費
-
台灣康匠 致力永續環保的口罩 全台第一取得口罩碳足跡認證
-
50個好故事【脈動台灣 醫路前行】串聯篇1_科技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