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聯合報元氣周報 記者李青縈報導
耳朵結構圖 圖/123RF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係,聽損的人可能減少或拒絕社交,大腦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認知運作,進而加速失智症的風險。很多人認為老了退化聽不見是正常現象,因而錯失矯正聽力的最佳時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探討國內的聽損人口數與年齡分布,並提醒正視聽力問題,減少相關併發症。

每年約有13萬人因聽力損失就醫,其中因神經損傷造成的聽力損失約9至10萬人,是聽損最主要的原因,與退化有關。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不少人認為聽力漸差是自然老化現象,不需要就醫,其實聽力減損是可以透過治療與輔具等改善。超高齡社會來臨,聽力改善對於維持正常社交功能、生活品質更顯重要。

受疫情影響,近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

近年聽損就醫人數,110年11.5萬人、111年12.3萬人、112年13.7萬人,男女就醫比例相近,多好發於中老年人。石崇良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幾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從統計看起來112年人數成長,但與疫情前相比,就醫人數相近,並未出現攀升現象。

聽力、視力衰退常被認為是正常老化,有人可能不會因此就醫,石崇良表示,健保就醫數據恐難以反映真實聽損人數,有些長輩就算耳背嚴重,但覺得自己老了自然不會「耳聰目明」,因此不願意就醫。

他提醒,聽力損失的原因很多,不只有老化,也有因聲波傳導受阻造成的傳導性聽損、因內耳神經損傷導致的感音性聽損,還有混合性聽損、突發性聽損等,建議找出原因,對症治療。

突發性耳聾多可逆,及早就醫很重要。

石崇良表示,自己在臨床服務時,與患者的關係大多不錯,但有次跟一位患者打招呼後,對方卻沒反應。後來才知道對方因打抗生素造成腎毒性跟耳毒性,導致「突發性耳聾」,這是抗生素藥物的副作用,隨著症狀改善而停藥,聽力就逐漸好轉。聽力受損並非都是正常老化,有可能受到藥物、病毒影響,民眾不要諱疾忌醫。

我國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健康台灣的目標就是建立良好的國民生活習慣。石崇良說,適當營養、運動、減少有害物質、壓力管理、睡眠品質、正向社會關係等都是重要條件;長者維持社交活動不只是正向社會關係,更是維持健康重要一環,因此,聽力照顧不可忽視。

112年聽損患者年齡層 製表/元氣周報

聽力影響學習,去年放寬兒童人工電子耳給付標準。

健保署於106年7月1日起,給付18歲以下嚴重聽損兒童的一耳人工電子耳,石崇良指出,聽力在學習階段相對重要,給付電子耳讓聽損兒童可聽見,正常回歸學校就讀。當時推估每年嘉惠277位兒童,平均年挹注1億6,540萬元。健保署於112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二耳給付。

電子耳單耳要價57至58萬元,石崇良說,健保給付以前,若自費使用單邊電子耳,後來同一邊耳朵需要更換,也可以再次獲得健保給付,一人終身可獲兩組給付。

近期接到耳鼻喉科醫學會建議,將研擬放寬人工電子耳手術給付,針對放寬3歲至18歲兒童聽損程度,也希望增加單耳全聾者納入健保給付條件;等待醫學會補件後將,將送至專家會議討論。

健保快易通APP,分階段進行無障礙友善使用。

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聽覺障礙者約13萬人。112年起健保署跟五大身障團體,包含聽障、視障、肢障等啟動溝通討論,希望聽取意見改善,把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打造成更無障礙友善的使用。第一階段針對視覺部分改善,例如字體顏色設計、語音朗讀等。

下一階段改善規畫即是針對聽障團體的主要訴求「電話掛號」,目前正在研擬如何透過健保快易通APP,串接到各醫療院所的掛號平台,目前程式開發已經完成,屬於驗證階段,預計明年上路。

人工電子耳手術健保給付標準

成人(18歲以上)

.學語後失聰且兩耳聽力損失呈≧70dB HL( 0.5、1、2、4KHz)

.助聽後開放式語言測試得分 <50%

.無手術植入電極禁忌

未滿18歲

.需事前審查

.聽力狀況:兩耳聽力損失呈>= 90dB HL ( 0.5、l、2、4K Hz)

.先前使用助聽器3至6個月以上

.助聽後開放式語言測試得分 <50%,或噪聲下語詞測驗得分<30%

.無手術植入電極禁忌

「為什麼老公總聽不到我講話,但跟其他人溝通卻好像沒有問題?」大林慈濟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侯思任說,老夫妻之間常有這樣的抱怨跟困惑。聽力會隨著年紀衰老而退化,當神經退化時,高頻頻率的接收會先受影響,而男女聲帶結構不同,男生聲音低沉、女生聲音頻率較高且尖,這就是為什麼太太常覺得「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

全國聽損13.7萬人,感音性神經損傷占七成。

聽力損傷依照成因可分成「傳導性聽損」、「感音性聽損」、「混合性聽損」以及「突發性聽損」。依健保署就醫數據,112年被診斷為聽損者(任一聽損)有13.7萬人,其中感音性神經損傷最多有9.7萬人、占七成;其餘突發性聽損約3.7萬人;傳導性約7,300人、混合性約5,900人。

侯思任表示,傳導性聽損為聲波傳導受阻而造成;感音性神經損傷則包含聽神經瘤干擾聽力、內/外毛細胞受傷、老化等;混合性則是感音性跟傳導性一起發生;突發性多因病毒感染引發聽力損傷。

112年聽損類型患者人數 製表/元氣周報

50歲後毛細胞每年減少10%,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依照年齡區分,112年聽損人數最多的區間落在60至69歲,有2萬9,973人,其次為70至79歲的2萬9,061人。突發性聽損以40至69歲間較常發生,以112年的數據來看,40至49歲有6,014人、50至59歲有6,911人、60至69歲最多共8,421人。

感音性神經損傷在50歲後就醫率快速攀升,以112年數據來看,20到29歲時僅有約3,636人,但50到59歲時已達到1萬2,833人。侯思任說,就像視力衰退一樣,聽力也會老化,毛細胞在50歲後,每年會減少10%,而根據演化結果,高頻的聲音接收能力會下降。上述老夫妻的溝通困難即是此類型,因為聲帶結構使得女性音頻較高,而男性聲音因較為低沉,所以聽力開始退化時仍可以聽見。

110-112年聽損人數變化 製表/元氣周報

若聽神經嚴重受損,助聽器也無法輔助矯正。

在治療上,聽力輔具中最常見的是助聽器,侯思任說,很多人會以為助聽器就是擴音器,但兩者的功能和價錢相去甚遠。擴音是把所有聲音等比例放大,會讓耳朵暴露在高音量中;助聽器則是把需要的音頻放大,針對個人的聽損狀況調整。

侯思任以近視譬喻,就算度數高達1000度,還是有眼鏡可配戴,但若視神經損傷,眼鏡就無用武之地;聽力也是一樣,如果經過測試,連120分貝都聽不到的聽神經受損,就無法透過助聽器輔助。

人工電子耳給重度聽障者一線生機,多在醫學中心執行。

以往這類個案相當於在聽力被判了死刑,但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可以透過在內耳耳蝸鑽洞,使用人工電子耳刺激毛細胞,讓聲波成功傳導。侯思任說,使用人工電子耳的前提是聽神經必須發育完全,並且耳廓完整,就有機會讓原本聽不到的人,可以聽見至少50分貝左右的聲音。根據健保數據,近年電子耳手術給付逐年提升,110年有190件,112年已經達到273件。

神經性聽損的人工電子耳手術集中在醫學中心,據統計,112年一共執行273件,有217件在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僅有41家,地區醫院更只有2家執行(其中一家已經升格區域醫院)。傳導性聽損相關手術,如聽小骨重建術、鐙骨截除及修補、鐙骨鬆動等,也是集中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占比近七成。

馬偕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林鴻清分析,醫學中心較能處理複雜個案,加上因聽損來求診的民眾,考量手術、檢查需要一條龍完成,多不會選擇在診所或地區醫院求診。

112年聽損共病失智症占比 製表/元氣周報

另外,近期國際討論失智與聽損高度相關,目前從健保數據來看,關聯性並不高。聽損者出現失智症的比率,從60歲以上年齡區間來看約在2%左右,對照失智者就醫率約1%,差距不大。

人工電子耳 健保大數據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