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傷胎兒忍牙痛 孕婦就醫才發現妊娠齒齦瘤
懷孕18週的張姓孕婦日前牙齦紅腫、刷牙時流血,卻因怕影響胎兒不願就醫,自行用鹽水漱口卻造成牙齦化膿,就醫才發現罹患妊娠齒齦瘤,經緊急口腔清潔與治療,才避免病情惡化。
童綜合醫院口腔醫學部醫師余敏甄受訪表示,懷孕婦女因為賀爾蒙變化、飲食習慣改變、進食次數變多、反覆孕吐或孕前就存在的口腔問題等,導致常出現如齲齒、牙髓炎、牙結石、牙周病、智齒發炎或妊娠齒齦瘤等,都是懷孕時期婦女最常發生的口腔問題。
她說明,孕婦因容易感到飢餓,進食次數增加後,食物殘渣殘留在牙齒表面及齒縫間的機會變多,口腔清潔若不徹底,容易藏污納垢,造成牙菌斑堆積進而鈣化成牙結石,牙菌斑及牙結石造成發炎反應,使得牙齦組織充血,某些情形下,齒縫間牙齦會開始出現腫塊,也就是所謂的妊娠性牙齦瘤,並非癌症腫瘤。
此外,孕婦若罹患嚴重牙周病時,也可能因為細菌從口腔內跑進血液循環系統,而引發子宮收縮導致早產。余敏甄指很多孕婦因為擔憂治療會傷害到胎兒,遲遲不肯就醫,直到疼痛到無法忍耐時才找醫師診療,常演變成更嚴重的狀況而得不償失。
余敏甄說,其實孕婦不用害怕就醫,只要選擇專業牙科醫師進行口腔治療,醫師會選用對孕婦與胎兒皆無傷害的藥物,並盡量避免X光使用,以緩和症狀治療、解決急性發炎等方式為主,直到生產後再做根治治療。
余敏甄提醒預備要懷孕的女性,可在懷孕前先完成口腔相關問題治療,如齲齒、牙周病等,避免懷孕後因賀爾蒙改變導致問題更嚴重,健保也有提供孕婦每3個月免費洗牙,降低與避免婦女懷孕期間牙齒的不適感。
推薦文章
-
別為省小錢而賠上健康!專家列應立即處理掉的15種家居用品
-
牙線能不能重複使用?如何發現自己太用力? 牙齦流血正常嗎?
-
不是只有吃糖後要刷牙 專家曝馬鈴薯、吐司也暗藏蛀牙問題
-
齒槽脊保存術 助牙周病植牙重建
-
牙醫師揭密「牙縫變大」真正原因!當心與2嚴重疾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