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點靈/泡腳、熱敷、練肌力 防足底筋膜炎
一名上班族到醫院求診,她早上起床,剛下床時腳跟會痛,走路時腳跟特別疼痛,但過一段時間就緩和。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吳秉耕組長提醒可能已罹患足底筋膜炎,建議就醫治療。平時居家保養可泡腳、熱敷,自己再訓練肌力和伸展。
吳秉耕表示,有的人走路1、2個小時後腳跟會不舒服,姿勢不對導致重心過度集中腳跟,出現損傷和疼痛情況,這就是足底筋膜炎症狀。大部分是因過度使用或老年退化,導致腳底脂肪墊變薄,足跟和靜脈組織接觸地面時出現反作用力,傷害足部。
他說,身體較重、比較肥胖、扁平足、跑步姿勢不對或長期站立或走路、穿著不適合的鞋子等情況,都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
物理治療目的是止痛、促進損傷組織癒合和增加柔軟度。吳秉耕說,如果出現急性發炎,建議要看骨科或復健科醫師,做基本檢查,開藥治療。
居家保養可泡腳、熱敷,在家自己訓練肌力和伸展,如可利用腳底抓毛巾、腳底肌腱伸展、按摩、腳趾運動等,也可用網球踩在腳底。
行走時要穿著舒適鞋子,最好有包覆性、支撐性,鞋底不可太薄或柔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硬底涼鞋、拖鞋。如果感覺疼痛,可利用鞋墊或足跟杯緩解症狀。
推薦文章
-
30歲起骨質悄悄流失! 醫教4招「存骨本」 50歲以上應測骨密度
-
不花錢上健身房!59歲女每周維持這些運動:現在是體能巔峰
-
不吃保健品也不戒酒 79歲長壽研究者堅持實踐兩個抗衰老習慣
-
走路姿勢也能反映大腦健康 日研究:步幅短的人失智風險高3倍
-
跑步、騎車或上健身房?醫指這種燃脂最快!最好的運動則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