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診必有第三人在場 感覺不對勁立刻要求終止檢查保護妳自己
婦科內診是必要的醫療檢查之一,卻也因涉及私密部位,讓不少女性心存疑慮。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科主任黃建霈指出,醫療行為應有「清楚告知、第三人在場」等標準流程,一旦違反,恐涉及違法與侵權。「女性有權在檢查中主張自己的感受,若感覺不對勁,也應當場勇敢提出。」
正常內診程序,一定會有同性別護理人員在場。
黃建霈表示,婦產科內診的標準流程包含幾項要件。第一,醫師應事前說明檢查目的與內容,爭取病患的明確同意;第二,會由護理人員帶領病人至內診區準備,待病人換裝就緒,醫師才會進入診間進行內診。
檢查時,一定會有同性別(女性)護理人員陪同在場,不僅能協助遞送器械、清潔分泌物等,也因內診牽涉隱私,不可能攝影錄影,護理人員便成為關鍵的見證者;以免未來產生爭議時,沒有第三方在場,難以釐清真相。
只要對檢查有疑慮,民眾有權拒絕內診。
黃建霈說,內診會在隱密空間進行,病人會脫去下半身衣物,躺在診療檯上。醫師會再次口頭說明即將進行內診,戴上手套後才會用手撥開外陰部,觀察陰道入口,並且使用俗稱「鴨嘴」的陰道擴張器,進一步檢視陰道。
檢查後,醫師會說明發現與建議,再請病人整理衣物,回診間完成後續診療。也有部分醫事人員會在過程中跟病患聊天、分散注意力,減輕焦慮。
若病患對檢查方式感到疑慮,有權拒絕內診,或與醫師討論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黃建霈說,幾乎95%患者在經過醫師說明檢查的必要性與風險後,都願意內診;僅有約1%至2%的患者不願意接受內診,醫師會尊重並嘗試用其他方式評估病情。
若希望另一半或親友陪同,可先與醫師溝通。
他也提醒,無性經驗者可以主動告知醫護人員,避免直接內診產生撕裂傷或是大量出血。但黃建霈表示,無性經驗者並不代表完全不需要內診,例如幼童被性侵時,陰道可能被放入異物,幼童無法表達,仍得靠內診檢查。
對於能否請親友陪同內診?黃建霈表示,有的人連另一半在場都會覺得不自在,有的人則希望親友陪同。就像生產過程允許陪產,內診過程如病人提出需求,醫師通常也會尊重配合。
感覺遭遇不當行為,可向醫院或衛生局申訴。
黃建霈說,若檢查過程中病人感覺「怪怪的」,可立刻提出疑問,並隨時要求暫停檢查。若醫師執意進行、不尊重病人主張,便可能涉及違法情事。
醫療過程或是內診中,患者懷疑遭遇不當行為,可向醫院或是縣市衛生局申訴,由相關單位進行初步調查與處理;若有犯罪嫌疑可走公訴或是自訴;若涉及醫療倫理或是不按照醫療常規,例如沒有配戴手套觸摸等,則是面對行政裁處。
黃建霈表示,醫師看診涉及兩個條件,一個是衛福部認定的醫師資格的醫師證書;一個是在當地看診,必須要有當地醫師公會報給縣市衛生局認定的執業執照。醫學會僅訂定內診建議步驟以及合理看診規範等,並無強制力或是調查權。
黃建霈提醒,內診本應是醫療的一環,不能成為醫病之間的陰影,他也呼籲民眾保護自己,若有疑慮應勇敢提問,也可以了解為何需要做該項檢查或是醫療行為。
正常內診程序
1.醫師會事前說明檢查目的與內容。
2.由護理人員帶領病人至內診區準備好後,醫師才會進入。
3.一定會有女性護理人員陪同在場。
4.醫師會先戴上手套,才開始進行檢查。
5.只要在過程中對檢查方式有疑慮,或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患者有權利要求中斷內診。
6.患者懷疑遭遇不當行為,可向醫院或是縣市衛生局申訴。
儀器檢查:陰道超音波非內診,多由女性技術員操作。
婦產科常見的「陰道超音波」檢查並非內診。黃建霈指出,陰道超音波與傳統內診的定義不同,內診通常是醫師手指進入陰道與腹部按壓評估器官狀況;而陰道超音波則是探頭放入陰道觀察影像,並且會在探頭套上保險套。陰道超音波多由女性技術員操作,若有疑慮,可告知醫療人員希望有女性人員陪同,醫院大多會盡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