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天地/忘了月亮杯存在 黑血嚇壞作家
相較起衛生棉的悶熱不適,月亮杯上市後,因為使用起來乾爽又環保,成為不少女性的新選擇。不過日前女作家在臉書粉專分享,因月亮杯使用「太無感」,她竟遺忘在陰道長達一周,腹痛到掛急診。醫生指出,月亮杯最好5至6小時就換洗一次,降低感染風險。
這名女作家在臉書貼文分享,「這是一個差點死在自己手裡的故事」,她因為想要環保愛地球而入手月亮杯,一開始覺得有點害怕,沒想到無感程度跟舒適度都比衛生棉跟棉條好太多;不料她有次得了急性膀胱炎,腹痛到掛急診,洗澡時發現氣味奇怪,順手摸到卡在體內一個禮拜的月亮杯,拉出來時已有異味及發黑的血。
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周佩琪表示,曾碰過病人外陰部過敏,使用棉墊會發炎,改用棉條就可改善,但塞棉條、月亮杯忙到忘記取出來,恐怕引發敗血症。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提醒,使用月亮杯時,如發現陰道分泌物增加或流出白色塊狀分泌物或有魚腥味等症狀,當心陰道感染,應立即停用就醫,以防骨盆腔發炎。月亮杯最好5至6小時就換洗一次,可以在上廁所時帶一罐煮過的開水,經血倒掉後以開水沖洗再使用,降低感染風險。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闢謠專區」內指出,月亮杯是放在陰道中用來蒐集月經的容器,由醫療用矽膠製成,目前並沒有提高陰道感染的確切證據。
推薦文章
-
又是伊科病毒!出生5天嬰嗜睡、不明瘀青 染腸病毒重症 案例創6年新高
-
南投「小鋼砲」曾琮愷染蜂窩性組織炎逝 醫曝:4大特徵要特別注意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添1死 累計病例數創8年同期新高
-
時隔4年首例!7旬女發燒全身無力 沒碰過動物竟確診「兔熱病」
-
為什麼陰道分泌物變黃綠色,會自己好嗎?醫曝可能三狀況 其一是性行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