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產前超音波檢查
【採訪/黃麗煌;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暨不孕症科主任王家瑋、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暨婦產科超音波室主任 徐金源】
肚子裡寶寶是不是健康,是所有爸媽最擔心的問題,幸好有了超音波,即使隔著肚皮,也能大略掌握胎兒的發展。不過,近年來出現了2D、3D、4D、高層次等超音波,它們之間的功用又有何不同呢?
Part 1.超音波可以看到什麼?
超音波對產科醫師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幫手,到底它在孕期檢查中扮演怎麼樣的角色?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
安全性如何?
超音波並不是放射線,而是一種人類的耳朵無法聽見的高頻率聲音(聲波)。當聲波穿透不同密度介質時,隨組織密度不同會出現不同強度的反射波,返回接收探頭將其轉換成影像後,就可依此進行觀察診斷。
超音波檢查不僅可確定胎兒性別,還可觀察寶寶生長及子宮內環境的變化,幫助及早發現問題。它應用在胎兒診斷上已有四、五十年的時間,截至目前並沒有任何科學報告指出,超音波使用過量或長期使用超音波會造成胎兒畸形或缺陷,所以安全性非常高,準爸媽們不必擔心。
超音波該做幾次? 能檢查出什麼?
據周產期醫學會的建議,理想的產前超音波檢查應當有三次:
‧第一次~懷孕第8週
檢查重點:確認懷孕狀況。
Check !
1.胎胚著床位置2.胎兒的週數3.胎兒數目4.胎兒心跳5.子宮形狀6.卵巢有無病變7.判斷子宮外孕、萎縮卵、葡萄胎等病態妊娠的可能性8.預估預產期
‧第二次~懷孕第20週
健保唯一給付的超音波檢查就是這一次!
檢查重點:此時胎兒的器官都已大致發育成形,胎兒大小也可在超音波之下看到全貌,這個階段檢查胎兒是否發育正常較有意義。
Check !
1.胎盤著床位置2.臍帶結構3.胎兒大小、羊水量4.中樞神經系統狀況5.胎兒構造(顏面、唇、心臟、肺部、腸胃系統、泌尿系統、四肢等)
‧第三次~懷孕第34週
檢查重點:了解胎兒後期的生長狀況、大小並確認胎位,為生產做準備。
Check !
1.胎兒生長評估2.胎盤位置、胎位是否正常3.胎兒手腳、身體在子宮內的姿勢
【本期內容摘自《Mami Home媽咪窩》雜誌7月號,更多內容可見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
推薦文章
-
王大陸涉心臟問題逃兵役/日常8習慣不利你的心臟 3食物最該優先戒
-
尿尿起泡了,是不是腎臟有問題?醫教你如何評估異常5徵兆
-
新春健康計畫/正常飲食告別胃痛 續維持運動、獨旅
-
喝豆漿減肥輕鬆瘦下3公斤!何時喝、喝多少是關鍵 三餐也要正常吃
-
許金川/體檢過後,老婆突然變溫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