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吃完早餐暈眩!醫發現他眼睛有這症狀…即時阻止中風發生
年逾60歲的陳先生,某天吃完早餐後突然感到暈眩、惡心、嘔吐,原本以為只是壓力太大,經友人勸告才就醫,沒想到,經檢查後發現,他的眼睛出現了明顯的眼震,再加上右手有協調性不佳的問題,被診斷可能是「中風」的前兆,幸經即時轉診治療,才解除中風危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薰華表示,頭暈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不論男女老少都深受困擾,但是每一種頭暈都隱藏著不同的病因,治療方式的差異極大,因此,正確的診斷是成功治療的第一步;透過詳細檢查釐清頭暈的真正來源,其中一項關鍵工具,就是特殊的眼震觀察儀器電子視頻Frenzel眼振鏡。
眼睛是解讀頭暈的重要窗口,李薰華指出,當人體感受到不正常的平衡刺激時,眼球會出現不受控制的快速跳動,被稱為「眼震」(nystagmus),正常人不會有眼震,而有些頭暈的疾病會有眼震,有些頭暈則跟正常人一樣沒有眼震。
李薰華說,醫師觀察眼震時,需要關注方向、節律與持續時間,這些都是判斷頭暈類型的關鍵依據,但有時肉眼難以察覺,甚至會因為眼睛盯著某個東西看時,大腦會主動「壓抑」掉眼震而觀察不到,因此,需要借助特殊的眼震觀察儀器檢查,透過電子視頻Frenzel眼振鏡放大與遮蔽視覺注視的設計,可讓潛藏的眼震清楚顯現,幫助醫師快速區分頭暈類型。
以耳石脫落為例,脫落的耳石可能會掉在耳內三個半規管中的其中一個,醫師藉由在特定檢查姿勢時誘發的眼震,判斷掉落在哪個半規管,進而可做相對應的復位治療,將掉出來的耳石轉回原本位置。
而腦部疾病造成的頭暈,例如小腦中風或是腫瘤,李薰華表示,也可能看到特殊的眼震,協助醫師早期發現潛在的腦部問題,安排更進階的腦部檢查與治療。
以陳先生為例,電子視頻Frenzel眼振鏡檢查顯示,其向上的眼震及右手協調度不佳,高度懷疑是中樞型的眩暈合併小腦功能異常。因此,隨即將病人轉至急診處置,給予輸液治療及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並且進一步安排腦部影像檢查、頸動脈及穿顱超音波檢查。
隨著患者不適逐漸緩解,頸動脈及穿顱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後循環的血管極度狹窄,同時合併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出現暫時性腦缺血、肢體不協調及中樞型眼震,所幸及時治療,成功挽救後續會發生中風的危機。
推薦文章
-
早晨五到八點是送醫高峰時段 醫師揭心血管疾病好發3大時刻
-
「只喝茶不喝水」恐致二次中風!醫:身體脱水釀禍 1天別喝超過3杯茶
-
男性40歲就應開始做健檢!醫師給每個年齡層的健檢項目指引
-
低溫高溫都要注意!研究:2日內氣溫驟升或驟降增急性中風風險,2種族群最危險
-
枕頭不對可能誘發腦中風?百年寢具店老闆教你找到最好眠的黃金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