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痛纏身 竟是自律神經失調
42歲李小姐從事瑜伽教學多年,近年同業競爭激烈,讓她焦慮、心悸、疲勞、失眠,但又不敢請假休息,過度訓練肌肉使肩頸、腰部、雙腳疼痛,甚至演變成慢性疼痛纏身,這才正視身體的抗議,就醫檢查發現,慢性疼痛竟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李小姐在疼痛門診中並非少見個案,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表示,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交感神經的工作是使人興奮、保持警覺、隨時準備因應環境中各種壓力狀態;副交感神經則是讓人放鬆、休養、恢復身心等等。
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易緊張的人沒有足夠休息,身體一直處在備戰狀態,就會導致交感神經不斷運轉,交感神經太旺盛,無法從緊張狀態轉換為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身體停留在發炎狀態,無法進行完全修復,就可能造成慢性疼痛。
梁恆彰說,一般疼痛分成兩種,「發炎性疼痛」屬於化學性刺激導致疼痛,服用止痛藥療效好;「神經性疼痛」則是物理性刺激,患者會發現吃止痛藥效果不好,就可能是因為神經沾黏、壓迫造成疼痛,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慢性疼痛屬於神經性疼痛。
雖然休息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但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無法真正休息,梁恆彰說,依患者臨床症狀表現並透過心律或心律變異檢查,排除潛在疾病後進行自律神經調節治療,以乾針或水針進行治療,刺激末梢神經,或緩解受刺激的末梢自律神經,藉此中斷腦部自律神經的不良反射。
推薦文章
-
聽力受損可能耳鳴、焦躁、失智!醫提醒年輕人一習慣對聽力是莫大傷害
-
跌坐後屁股一坐就痛,就醫數月仍無法緩解?醫:「一方法」重拾無痛自在人生!
-
跌坐後屁股一坐就痛,就醫數月仍無法緩解?醫:「一方法」重拾無痛自在人生!
-
別回家就躺沙發「當心越休息越累」自律神經專家曝恢復疲勞的小習慣
-
每天要吃滿三餐和喝2公升水?大步健走才有效?日醫破除六大健康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