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顫抖 恐心血管或神經出問題
若出現身體不明原因顫抖,得當心可能是心血管或神經問題。64歲的德國總理梅克爾疑健康亮紅燈,上個月出現在公開場合時,十天內出現二次身體連續抖動情形。
梅克爾聲稱因天氣炎熱引起「脫水」,發言人也稱「總理身體很好」,但影片畫面一出,仍令外界擔憂她的健康。
神經內科醫師表示,對於突發發生的顫抖,研判可能與腦部功能異常,導致暫時性血液循環不足有關,並可能出現腦血管狹窄或心律不整等問題。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民眾若出現身不原因顫抖,若為連續性,可能是原發性顫抖症,是動作障礙常見疾病,為神經退化因素所致,造成全身不同部位持續性顫抖,常見兩側對稱性顫抖,且通常由手開始。
洪千岱說,突發而短暫的非連續性顫抖,可能要注意是腦部功能異常。腦部功能若異常,包括血液循環不足或不正常放電造成癲癇,如為癲癇,應透過藥物控制,避免發作時出現意識喪失、跌倒等情形;若血液循環不足,會出現暈眩感,可能造成腦部血管狹窄或心律不整等問題。
洪千岱說,腦部血管動脈硬化會造成血管壁斑塊,使血管愈來愈狹窄,嚴重時會造成腦部缺氧壞死,即為腦中風;若腦血管狹窄程度超過70%以上時,可考慮使用血管支架,將狹窄的血管撐住,以保持適當的血流。若為心律不整,可先照24小時心電圖觀察,判斷心律不整類別及嚴重度,採藥物控制或心律調整器治療,增加心跳速率。
推薦文章
-
健康老人們慶幸「老後停止做的事情」:不再強迫自己節食、運動
-
巴金森症患者 最怕斷電
-
60歲以後更要「限制碳水」!想延長健康壽命必須做到一件事
-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菜瓜布肺患者 小心這些病找上門!常見共病症預防與照護方式一次解答
-
中醫大附醫榮獲2025年《Healthcare Asia Awards》雙料大獎 勇奪「年度醫院」與「年度CEO」 彰顯智慧醫療與永續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