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的背後其實是自卑?9種行為可能是自戀型人格!相處4秘訣
你是否曾在生活中遇到過度自戀的同事、朋友,甚至是親密伴侶?常常讓你感覺這些人似乎總是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缺乏同理心,並期待他人不斷地給予讚美和關注,讓你感到困惑,甚至是心力交瘁?
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主要特徵有過度自我中心、渴望他人讚美和關注、常誇大自己的成就和重要性等等。
這次我們邀請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周勵志精神科醫師,與大家介紹自戀型人格辨識方式、成因及類型。
自戀,一定是不好的嗎?
談到自戀時,常常容易與「自私」、「自大」等等的負面詞彙聯繫在一起,但其實自戀本身像是個光譜,「健康的自戀」是種積極的心理狀態,能幫助我們保持自信,認識並欣賞自己的價值。
「健康的自戀」的自戀讓我們有足夠的動力去追求目標,並在面對挑戰時不輕言放棄。它讓我們能夠以積極的態度看待生活,同時也保持對他人情感的關注與理解。
但「過度自戀」可能會過度關注他人的認可和讚美,並且常常將自己的需求置於他人之上、缺乏對他人情感的同理心,讓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產生爭執、衝突。
如何辨識、診斷「自戀型人格」?
精神科醫師周勵志提到,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其實並不容易,這是因為這種障礙的臨床表現非常多樣,且其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因此很難一概而論。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可以展現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從誇大自大到過度自卑,性格從外向到內向,職業表現從成功的企業家到不穩定的工作者,甚至從模範公民到有反社會傾向的行為,都可能出現。
然而,為了臨床服務的需求,2022 年出版的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 DSM-5 TR 仍列出了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要件:
「一種普遍型態的自大 (幻想中或行為上) 與被讚美的需求,但缺乏同理心;始自成年初期,且出現在一些不同的場合」包括下列至少五點:
.誇大自我重要性,例如誇大自己的成就與才華,並期待被人看重卻無相稱的成就.永遠專注於無可限界的成功、權力、卓越、美貌、或理想愛情等幻想中
.認為自己特別的、獨特的,僅能被其他特殊人物或高位者(或機構)所認可並與之相關聯
.需要過度的稱讚
.一種特權感,不合理地期望獲得自己有特殊對待或無條件順從
.人際剝削,好以占便宜來滿足個人目的
.缺乏同理心︰無意願承認或認同他人的感受與需求
.時常羨慕別人或認為別人羨慕他
.展現高傲、傲慢行為或態度
自戀型人格的兩種類型:「外顯型」vs. 「內隱型」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成因尚不完全明確,可能涉及基因、早期家庭環境、教養方式等多重因素。儘管目前無法確定具體原因,但在過度保護、過度批評或情感冷漠的家庭環境中,這些因素可能對自戀型人格的形成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
自戀型人格又分成「外顯型」和 「內隱型」兩種類型
1.外顯型:(又稱自大、厚皮、不以為意型)
外顯型的自戀型人格常常會讓人感覺外顯地自大、尋求注意力、要求特權、傲慢無禮,有些外顯型的自戀型人格常常是擁有社交魅力,但對於他人的需要卻時常忽視或無感。
「外顯型」自戀型人格主要特徵:
.對他人反應毫無覺察
.傲慢且具攻擊性
.僅注意到自己
.需要成為注意力的中心
.在溝通中極度自我中心,無法理解或關心他人的需求
.對他人受傷的感受是明顯無感的
2.內隱型:(又稱易受傷、脆弱、薄皮、過度警覺型)
內顯型的自戀型人格則和外顯型有所不同,容易受挫,對他人評語顯得過度敏感,且經常拿自己與別人相比並時常顯出羨慕感受。
在人際關係中的樣貌,常常是害羞的、外表謙虛的,對於遭輕視過度敏感但卻又懷抱著隱藏的自大。
「內隱型」自戀型人格主要特徵:
.對他人反應高度敏感
.壓抑的、害羞的、或自我隱藏的
.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多於自己身上
.避開成為注意力的中心
.仔細聆聽他人找尋受冒犯或批評的證據
.容易感到受傷害,易於感到羞愧或遭羞辱
分類的用意是希望更能掌握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全貌,然而臨床實務中所遇到的病人,更多其實是兼具各型特徵的,或隨著生活情境的轉變而在兩極端之間流動著。
如果另一半是「自戀型人格者」該如何與之相處?
相處秘訣 1:設立界線
自戀型人格者經常會無視他人的需求,甚至會操控他人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因此,與自戀型人格者相處時,保持堅定的界線至關重要。堅定、不帶情緒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並學會拒絕不合理的要求。可以防止自己被剝削或陷入不平等的關係。
相處秘訣 2:保持冷靜
自戀型人格者對批評通常非常敏感,並且可能會反應過度。當他們表現出情緒波動或發怒時,保持冷靜並避免情緒化反應是很重要的。不要與他們的情緒對抗,而是儘量維持客觀和冷靜,減少衝突升級的風險。
相處秘訣 3: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
在與自戀型人格者相處時,保護自己也是件重要的事。建立一個支持性強的社交圈,讓自己能夠即時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可以幫助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得到慰藉,並在需要時得到不同的觀點。
相處秘訣 4:學會放手
如果與自戀型人格的另一半相處,已經長期讓你感到不被尊重或傷害,勇敢學會放手、轉身離開,也是一個能夠好好保護、照顧自己的決定。
【延伸閱讀】
.微笑憂鬱:假裝快樂的背後,藏著滿滿的痛。一篇了解如何辨識、成因、改善方法
.職場 PUA——我被 PUA 了嗎?心理師揭秘心理操縱手法、慣用起手式與 6 種擺脫策略
(本文獲「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授權,原文連結)
關於「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FarHugs Clinic 抱抱心身醫學診所」於雙北地區共有 4 家診所,提供心身並進的全面性身心健康照護服務,包含心理諮商、遠距諮商、身心科門診與 Deep TMS 深部經顱磁刺激,並提供民眾數位化的預約管理系統,可隨時洽詢、掌握門診、諮商時程,不受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能照顧身心。
推薦文章
-
嘆氣反而能幫助心情平靜!「史丹佛式休息法」2招打造健康精神狀態
-
一談戀愛就變得不像自己?心理師分享 5 個小練習 幸福愛卻不失去自我
-
年紀大耳鳴很正常?5原因可能導致耳鳴 醫提醒1情況是動脈硬化早期預警
-
柔腸寸斷仍燦笑 大四女生黃樂心以喜樂對抗克隆氏症
-
面對高壓日本女人為何能情緒穩定?關鍵在幫生活「定錨」:收納不只是做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