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焦慮 3招教你克服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傳染力強大,對全人類造成極大壓力,防疫相關商品大缺貨,金融市場也大受影響。這百年一見的災難衝擊大家心靈,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造成焦慮與恐慌。如何面對如此不安恐慌的情緒?建議以下三種自處妙方。
1.覺察它(身體感受):可能是身體感受躁動、胸悶,或是覺得鬱悶、焦躁。
2.看到它(想法蔓延):不再沉浸在疫情變化的預測或想像中,因為過去沒有人有經驗,預測與想像都可能不是事實,只需「把想法當成只是一個想法」,不隨想像起舞,因為無端的想像會帶出更多焦慮。
3.改變它(聚焦他處取代想法):可以做一些讓自己更平靜的事,也可以嘗試注意呼吸過程的每一瞬間,取代餵養負面想法給情緒,沒有柴火的情緒自然起不了反應。
擔憂疫情會引發焦慮情緒,焦慮情緒又會引起負面想法,負面想法則進一步引發恐慌情緒。這種「想法與情緒」的迴圈,正是在不確定情況下,引發恐慌情緒的主因。情緒需要想法來餵養,愈餵養愈壯大,尤其本來比較容易焦慮的人,更容易在不確定感下觸發愈想愈可怕的焦慮迴圈。
以上三個過程不難,但必須要嘗試練習,去改變想法與情緒迴圈間的慣性。新冠肺炎不會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讓人心慌亂的事件,但要學習如何跟自己和平共處,避免讓情緒淹沒自己,才能有機會用善巧智慧的方式回應新冠肺炎帶來的壓力。
推薦文章
-
抬頭就能讓嫉妒消失?東大研究揭「一個動作」能幫你穩定情緒
-
常說對不起、凡事幫丈夫準備 妻子「看似體貼5動作」恐成離婚導火線
-
關到怕見人群?陳佩琪揭柯文哲「人一多就有壓力」 醫曝常見3狀況
-
檢出重金屬不等於超標!中藥公會與消保協會攜手釐清枸杞檢測疑慮
-
流感疫苗施打率創新高、新冠疫苗卻被忽略 陳美鳳親揭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