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開學前焦慮憂鬱? 醫:就診人數激增加班看診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林秀縵今天說,暑假即將結束,青少年準備收心,迎接新的學期,診間因焦慮、憂鬱症狀惡化就診患者激增,甚至醫師「加班」看診。
王姓女學生國一時曾過度焦慮合併憂鬱拒學,經治療病況獲改善今年要升高一,她在新生訓練前擔心未來課程、同學相處等,出現傷害自己的想法,提前回診。女學生經與醫師會談後,接受心理治療、藥物調整,醫師也和家長會談衛教照顧上注意的事項,女學生終於願意帶著又擔心又期待的心情,準備上學去。
林秀縵建議家長,面對有焦慮症憂鬱症的青少年,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努力,提早準備,規律作息,鼓勵正向的人際互動,並和學校老師合作,擬定合適的學業目標。若病情有所變化,則可在就醫時,與醫療團隊討論,調整治療策略,陪伴孩子,迎向新的學期的開始。
醫師林秀縵說,另有一名升高三張姓男學生,上學期因學業等壓力挫折出現憂鬱情緒請長假接受治療,在上學期末復學,暑假也和同學出遊,但他想到新學期要補上學期的課就心情低落,和父母爆發衝突而來求診。醫師林秀縵教導男學生體會父母責罵自己背後代表的關心,也與男學生家長會談,教導如何與容易焦慮退縮的孩子溝通與約定行為的方法。
林秀縵指出,青少年其情緒及人格發展都還未臻成熟,對於壓力易出現災難性的思考,例如「我的人生就完了」、「一切都沒有希望了」,輕則出現焦慮、失眠,重則憂鬱、拒學或甚至出現自傷的行為。她建議師長若能及早發現,及早關懷並及早介入治療,可減少病情惡化甚至慢性化的機會。師長可採正向不批判的態度聆聽,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煩惱,從而給予適當的建議,減少孩子過度的擔憂,並保有合理的期待。
推薦文章
-
高爾夫球員比一般人多活5年 權威教授解密關鍵「每日花2小時延壽」
-
憂鬱風暴險毀愛情?AI線上諮詢+腦刺激療法逆轉命運!
-
你吃的鹽可能會影響你的情緒!研究揭示高鹽飲食與憂鬱症風險有關
-
院長講堂/屏東佑青醫院院長林進嘉 推廣精神健康教育 打造堅強社會安全網
-
我的早安圖/母女間的早安圖 永不凋零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