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躁鬱症 醫師:可能與體質有關且相互影響
27歲未婚男子近月來出現失眠、情緒高亢、多話、瘋狂投資、有暴力破壞行為及亂花錢等異常行徑,家人懷疑是躁鬱症,帶他前往衛福部新營醫院求診,經院方持續治療追蹤中。
衛福部新營醫院精神科醫師邱俊達表示,躁鬱症是一種週期性情緒過分高昂或低落的精神疾病,情緒波動起伏較一般人大,持續時間亦長,且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感覺行為及日常生活功能表現。
邱俊達說,躁鬱症症狀有包括情緒過度興奮、愉快、精力旺盛,睡眠需求變少、易怒、好爭論,易與人起衝突、過份慷慨、熱心,亂花錢、自認能力很強或具有超能力等。
而外界常提及的憂鬱症,通常有情緒低落,表情憂慮、失眠、早醒或易驚醒、食慾減少、興(性)趣缺缺、反應遲鈍、動作慢、絕望感、罪惡感、有自殺意念或企圖。一般而言,躁鬱症發病約在20至25歲之間,憂鬱症發病約在30至35歲,不論男女都可能罹患。
邱俊達表示,躁鬱症真正病因,仍未能完全確定,但與下列三大因素皆有關,且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包括體質遺傳因素、腦生化功能因素、心理(環境)社會因素。近來研究發現,躁鬱症發病可能是一種體質問題,及與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缺乏穩定性有關。
這樣生化異常使得躁鬱症患者很易受到情緒或外來壓力的影響而導致發病。躁鬱症可透過藥物及物理治療並給予心理支持,若有嚴重躁症或憂鬱症須立即住院治療,不要諱疾忌醫,才能及早得到適當診療。
推薦文章
-
骨鬆防治/陳秀熙:民眾自主骨鬆篩檢,投資報酬率達90倍
-
《前輩健面聊》Podcast Ep9.單身女子新活法!方季惟的自在晚年秘訣
-
慢病主題館【預防】藥物加團隊追蹤 不靠硬撐走戒菸旅程 遠離三成致死癌症
-
社會充斥惡意和仇恨…心理學家教如何「做回善良的人」:對健康也有益
-
不管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你可能陷入「半憂鬱」2個基本功幫助恢復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