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自殺 出現「四不」症狀應留意
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今公布106年自殺死亡通報資料,該年25歲至64歲的勞動職業人口中有213人死於自殺,佔該年度自殺人數70%,自殺原因分別為「人際因素」(55.12%)、「心理健康因素」(55.05%)及「工作經濟因素」(18.43%)。諮商心理師邱永林說,自殺的人不是「想死」,而是「不想活」,若發現身旁同事、家人有異樣,應即時給予援助以防憾事發生。
邱永林說,以往企業舉辦心理諮商時不少職員會將此課程當作「有問題的人才去」,導致有需求的人羞於參加而錯過受援助的機會,因此近年建議企業以正向獎勵方式鼓勵職員參加,對於正在承受職場壓力及困擾的民眾,邱永林建議可以學習放鬆技巧來提供自我照護,企業也可透過企業諮商(EAPs)來進一步保護企業員工和主管的身心健康。
邱永林提醒當身邊親友出現下述症狀,可能即有輕生念頭,第一,將心愛物品、寵物一一轉交給別人收藏、照顧卻交代不出具體交還時間;第二,情緒起伏過大,例如前一天還極度低落陰沉,不過隔一日卻突然恢復正常,情緒的大起大落也是關鍵警訊;第三「四不」症狀出現,如笑不出、哭不出、吃不下、睡不著,也是需多加留意的現象。
為防治自殺,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協助企業單位建構「職場心理健康暨自殺防治守門人關懷網絡」,結合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共同辦理「職場心理健康員工協助方案」及「職場自殺防治與宣導」,以公私協力方式深入職場了解主管與員工的心理壓力與需求,進而提供適切服務與資源連結。
另衛生局提醒民眾時時以「friendly」檢視自我壓力,以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Face面對:正視職場壓力與負面想法
Rest休息:適時的休息與放鬆
Internal Exit心靈的出口:需求時尋求專業心理師協助
New day新的一天:以全新的自己來面對每一天
Lovely you可愛的你:你仍然是可愛、愉快的你
相關宣導方案可電洽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專線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999轉7885(請幫幫我)專線;相關課程訊息將於3月至8月期間公告於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https://tspc-health.gov.taipei/)及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官網。
推薦文章
-
【愛與希望的共鳴】鄭怡為愛獻唱 心理腫瘤基金會以「傾聽心聲 共鳴生命」擁抱癌友
-
女作家直到60歲才確診過動症 她反而鬆了口氣:我不是失敗的人
-
居家整理師不只是「幫忙收拾」而已!選擇整理師你該考慮5件事
-
身邊圍繞家人朋友仍感到孤單?心理師指「問題不在有人陪」助突破心魔
-
三餐吃太多、腰帶褲頭過緊?留意6個小習慣預防胃食道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