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又低燒,遊日回來出現「蘋果臉」!醫提醒可能是這疾病
近期日本蘋果病病例增加,台灣臨床上開始出現旅遊後感染的兒童。傳染性紅斑具有典型「蘋果臉」與網狀紅疹,不需特效藥,支持性治療即可。孕婦、溶血性疾病與免疫力低下者需提高警覺。預期仍有散發病例,家長學習辨識並安心應對。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在臉書分享,近日在門診遇到一名5歲男童,臉頰與手臂紅疹已持續兩週。進一步詢問,發現孩子兩週前剛結束日本旅遊,返台後先出現輕微感冒與低燒,接著開始長疹。由於症狀持續、臉頰泛紅明顯,家長擔心是否為猩紅熱或其他嚴重感染,因此主動就醫。
蘋果病高風險族群、三階段症狀
蘋果病多見於5至15歲兒童,由人類細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引起,經飛沫或接觸傳播。典型症狀分為三階段:
前驅期(1–2 天)
輕微發燒
頭痛、喉嚨痛
倦怠、感冒樣症狀
皮疹期(最經典)
臉頰鮮紅:蘋果臉
1–4 天後出現 網狀蕾絲樣紅疹(多在手臂、身體)
通常不癢、不痛
波動期(2–4 週)
紅疹會忽明忽暗
遇到 運動/日曬/熱水澡/情緒激動 會變明顯
顏俊宇說,診察後發現孩子沒有喉嚨化膿、無草莓舌、皮疹也不具砂紙感,初步排除需要抗生素治療的猩紅熱,整體更符合大家熟悉的蘋果病(傳染性紅斑)。在得知「不需抗生素、會自行痊癒、也不會留下疤痕」後,家長明顯鬆了一口氣。顏俊宇補充,蘋果病反而在「出現疹子後」傳染力下降,臨床最近確實看到不少類似病例。
日本病例上升,台灣出現旅遊反映
至於日本近期是否真的在流行?顏俊宇指出,今年日本傳染性紅斑通報數確實上升,因此近期返台的孩子出現「蘋果臉+網狀疹」的機率也相對提高。台灣目前仍以零星個案為主,但門診已明顯感受到「旅遊帶回的感染病例增加」,建議家長若近期剛從日本返國、孩子又出現典型症狀,可就醫確認並安心了解病程。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遊日回國,孩子出現「蘋果臉」,先是感冒與低燒,醫師提醒可能是這疾病,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推薦文章
-
喉嚨痛時可以吃火鍋嗎?耳鼻喉科醫師建議先忍住,非要吃遵守3原則
-
保濕關鍵在於補水後立即鎖水 沐浴後馬上擦乳液保濕效果最好
-
小雪後漸濕冷!中醫教補腎防寒、溫肺化咳 入冬不怕冷
-
反覆6周發作即是慢性蕁麻疹 緩解症狀同時改善體質才能標本兼治
-
連擁抱孩子都「痛徹心扉」!飽受GPP之苦的她,仍勇敢找尋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