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高手也畫畫 鄭宏志靠素描、寫生培養立體感

聯合報 記者陳碧珠/專訪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鄭宏志和他的作品。記者邱德祥/攝影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鄭宏志有繪畫天賦,從小是美術常勝軍,念建中時一度偷填社會組想考美術系,氣到父親罰他跪一整天。後來習醫,他上了解剖課才愛上了醫學,更因為美國神經外科之父哈維.庫興也酷愛繪畫,他跟著偶像投入此一領域,長年鑽研神經修復再生領域。

鄭宏志於1996年曾在國際知名期刊《Science》發表研發神經再生與修復技術,推翻神經無法再生的傳統理論,為脊髓損傷患者的人生帶來曙光,被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稱讚是20世紀三大發現之一,20多年來,幫助國內數百位癱瘓病患恢復部分行動。

從小深厚的繪畫功底,讓鄭宏志看待人體器官與結構,有獨特且精細的觀察力。就讀陽明大學時,他拿下全班解剖第一名;當醫師後,遇到困難的神經手術,特別是病人腦部因疾病使神經血管位置改變,他都能透過素描、寫生培養出對立體空間的敏感度,逐漸梳理出正確的對應邏輯。

鄭宏志發現,不少喜歡繪畫的神經外科醫師,手術時腦中就像自動導航,可用「畫」的逐一完成所繪的手術圖譜。神經醫學界先驅中,哈維.庫興首創及親繪的「經鼻腦下垂體腫瘤切除術圖」,精確的令人讚嘆;前德國麥茵茲神經外科醫學中心主任波蘭斯基,為腦部微創手術開創者,在世時與鄭宏志因畫會友,成為莫逆之交,無私傳授艱難的神外手術的心法。

鄭宏志的父親在三年前過世,現在的他是全家健康的救火隊。當年選擇第三類組,建中美術老師曾提醒:「未來拿著手術刀,也千萬不要把畫筆丟掉。」他一直記得老師的話,公餘時會以繪畫紓壓放空,偏愛印象派的他,「最大的快樂就是作品得到共鳴」,接下來計畫與大家分享近年累積的40件畫作。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鄭宏志。記者邱德祥/攝影

微創手術 神經外科 繪畫 腦下垂體腫瘤 院長講堂 醫聲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