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打胰島素建議時機 有提前趨勢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
不少糖尿病患可能認為,開始打胰島素就乎意味病況變糟,但醫師強調,並非如此,最新的糖尿病治療指引也建議將胰島素的使用時機提前。
根據2006年版糖尿病治療指引,建議病患糖化血色素≧9%,再使用基礎胰島素;2010年新版指引則擴大基礎胰島素建議使用範圍,建議糖化血色素≦9%患者,也可考慮將基礎胰島素列為第一線治療藥物。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指出,正常人會分泌基礎胰島素,維持血糖穩定,當口服用藥無法維持胰臟功能,就得考慮注射胰島素;有研究顯示,及時使用胰島素,有助維持胰臟功能。
早年病患打胰島素,大多使用傳統空針,近年筆針問世,有些病患改用筆針。
糖尿病衛教師李淑媛說,無論是傳統空針或筆針,都屬於皮下注射,兩種針長度都不到1公分,有些病患習慣用傳統空針,且由於筆針每支只有300國際單位(IU),一些病患因病況所需,每日劑量要打得多(例如,一天要打30至40國際單位),也有醫師會建議使用傳統空針。
但無論使用傳統空針或筆針,有老人家眼睛不好,看不清楚上面劑量刻度,衛教師也會在上面畫紅線,做為刻度標示,方便病患目測。
推薦文章
-
6旬翁嫌回診麻煩自行購藥控制血糖 半年後糖尿病惡化還罹晚期腎病變
-
你有「糖上癮」嗎? 研究證實:運動後喝飲料 糖尿病風險高22%
-
亞運國手罹異位性皮膚炎足不出戶 誤信偏方燒頭髮、拿刀割患部
-
短效型胰島素供貨吃緊!藥局年初起缺貨 糖尿病友只能回醫院領藥
-
恐怖!75歲以上高齡駕駛撞死路人、單車機車騎士風險為年輕族群2.4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