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自我檢測/常接觸農藥、殺蟲劑 罹巴金森氏症風險增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常接觸農藥、殺蟲劑,小心罹患巴金森氏症。義大利研究發現,有上百份研究報告證實農藥、殺蟲劑、除草劑等會增加巴金森氏症風險。
義大利研究人員伊馬紐爾‧賽瑞達醫師與吉安尼‧培羅里醫師分析一○四份研究報告發現,一個人若常接觸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與有機溶劑,得巴金森氏症風險就會上升。有些人住在鄉下地方,或因工作職業常需接觸這些殺蟲劑、農藥、除草劑,風險特別高,如果飲用水受到農藥汙染,喝這些受汙染飲用水的人也容易得巴金森氏症。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神經學」醫學期刊。
研究數據顯示,若接觸殺蟲劑、除草劑、有機溶劑,罹患巴金森氏症風險會增加百分之三十三到百分之八十。有些研究顯示,一個人接觸殺蟲劑巴拉刈、殺菌劑錳乃浦、鋅錳乃浦,會有兩倍罹患風險。
研究作者表示,目前還不知道是經皮膚吸收,還是從呼吸道吸入會造成疾病風險。比較可以確定的是,農藥、殺蟲劑、除草劑劑量越多、接觸時間越長,得巴金森氏症的風險也就越高。
【加入臉書社團】
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推薦文章
-
印尼老字號泡麵調味粉含農藥殘留 食藥署要求退運或銷毀
-
常吃辛香料降發炎反應!飲食6習慣 癌細胞不上身
-
2025市售6大熱門薑黃品牌推薦!「薑黃」功效、如何吃、挑選指南一次了解
-
燙青菜營養流光光?醫引實測結果曝:這類維生素用水煮不輸清蒸
-
菲律賓「國民沾醬」香蕉醬含違規染料 3批越南鮮榴槤農藥超標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