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幾度算發燒?溫度計怎麼量才準?醫師詳解何時就醫

今健康 今健康
溫度計怎麼看?幾度算發燒?怎麼量才準?何時就醫?醫師詳解!

「36度?體溫計壞了嗎?」「37度是正在發燒嗎?」,不少民眾在測量體溫時難免納悶到底怎樣才算是發燒,監測體溫是觀察病情的重要根據之一,特別是疫情期間快篩陽即視為確診後續觀察更顯得重要,那麼到底怎麼量才對?又該注意什麼?哪時候要就醫?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一一解惑。

體溫怎麼測量比較準?哪些情況要就醫檢查?

王健宇醫師表示,體溫的測量方式有很多種,如肛溫、耳溫、口溫、額溫等,但數據未必相同,一般民眾測量中樞溫度約為37度左右,額溫影響因素較多,包括活動、環境溫度等皆可能有明顯的影響。

一般民眾居家測量大多利用使用方便、相對準確的耳溫計。醫師表示,耳溫37度為常見數據,不過也會因人而異,建議民眾日先測量自己的體溫,了解自己平時體溫約為多少並進行比對。一旦體溫比平常體溫高出0.5度代表著身體微恙,宜多加留意;體溫較平常大於1度代表身體正在發熱,應提高警覺;大於1.5度則代表真的正在發燒,應作相對應的處理、盡早檢查。

年長者燒不起來如何測量?

值得注意的是,年長者生病時體溫未必真的燒得起來,例如年長者的耳溫常見落在36.2度左右,光是原本的體溫就比一般人還低,那麼又該如何觀察和監測?對此王健宇醫師表示,觀念其實一樣,除了依據即時的「測量數據」判斷外,也可從「相對數據」觀察了解,也就是一樣是與日常溫度進行比對。

例如若長者日常耳溫多在36度,經測量發現到了37度或37.5度,此時即便37度是一般人的平均值,對長者而言是提升了1-1.5度,就代表身體可能正在發熱、發燒,身體可能正處於異常狀態,此時就需進行相對應的處理,並觀察是否有食慾不振、精神恍惚等情況,盡早檢查,以免病情惡化。

年長者燒不起來如何測量?

量完體溫真的發燒怎麼辦?退燒除了吃藥有哪些方法?

王健宇醫師表示,測量體溫確定發燒後,應繼續監測體溫並紀錄數據,以利後續有就醫必要時,醫師據以評估,而非印象中的數據。監測體溫時,若發現體溫經過2-3小時有開始降下來就代表正在退燒,若沒有降下來或甚至越燒越高,代表著引起發燒的問題恐怕比想像中的複雜或嚴重,建議盡速就醫為佳。

至於退燒,王健宇醫師建議,除了退燒藥以外,多喝水是絕對必要的,另外也可以墊個毛巾躺冰枕,不過不建議坊間流傳的「全身擦酒精」方式,至於泡澡對於低燒可能有用,不過若是因為感染或疫苗所引起的發燒,因溫熱水會強化免疫系統發揮,發燒、身體不適會更加明顯,因此雖可考慮但不建議,主要還是以退燒藥和多喝水為主。

量完體溫真的發燒怎麼辦?退燒除了吃藥有哪些方法?

退燒後體溫起起伏伏怎麼看?醫:最大值降不下來速就醫。

在進行退燒後,不少民眾也會發現自己的體溫起起伏伏,有時又升回高溫。對此王健宇醫師表示,服用退燒藥後效果會維持約4-6小時,藥效過後有可能再度升高。一旦再度升高的體溫、比前一波高峰持續降低,代表免疫系統正處理發燒的原因,但若是最大值遲遲沒有降下來,甚至升高到先前高點還要更高,就建議盡早就醫為佳。因為,這種情況可能代表問題正在惡化、正往中重症發展。

退燒後體溫起起伏伏怎麼看?醫:最大值降不下來速就醫。

溫度計也有「有效期限」?醫:用太久最好換一支。

多數民眾使用溫度計往往一日購買終生使用,但溫度計其實也存在著「有效期限」,因此除了測量溫度之外,溫度計的校正也很重要。王健宇醫師表示,以常見的電子耳溫槍來說,早期的款式使用次數約為1000次,近期新款的設備約為2000次,每測一次就會消耗當中的紅外線晶片一次,消耗完畢之後晶片就會不準。

不過考量到民眾一般在測量時也不會特別去紀錄使用次數,因此建議若是自覺已經使用很久,就可以拿正在使用的溫度計,至診所請醫師協助判斷數據,以同位醫師協助測量同個位置,了解自己使用的溫度計發燒的標準,例如診所的溫度計測量體溫為37度,自己的溫度計測量為35度,那麼35度就是平時的觀察標準。當然若是怕自己記錯或忘記、疫情期間不想進診所,可至藥局等正規管道直接購買新的一支,更為保險或放心。

《延伸閱讀》

.刮痧方法要正確,中醫:不是越用力、痧越多越好。

.夜間盜汗怎麼辦?醫教5觀察,發燒、體重減輕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今健康

《今健康》(https://gooddoctorweb.com/),全

體溫 發燒 退燒藥 新冠肺炎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