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百謙╱適度封鎖可降低傳播 找出陽性者

聯合報 周百謙╱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

隨著疫情升溫,防疫相關的中央應變措施,牽動著台灣所有人的心情。大家所關切的是連鎖感染原因,普篩涵蓋率,以及重症人數攀升的問題。

當指標案例超過一定數目以上,連鎖感染的源頭就很難釐清。可能源頭除了華航及萬華直間接傳染外,其實境內擴散前就可見端倪。先前邊境管控以72小時內入境採檢的PCR陰性證據,是否就能代表無病毒的關鍵?都是可能的漏洞。

篩檢留給有症狀及住院者

數例外國入境者在回國前確診陽性,這是在沒有抗體檢測搭配的數字,中間有多少入境者在國內發病,沒人知道。英國株是外國優勢病毒株,萬華及台北市本來就是國人和外國人的出現熱區,是否特殊場所是原發區,已經很難界定。

目前篩檢應保留給有症狀及有急需住院者,這樣才能保留能量治療重症病患。適度的封鎖措施,可降低可能的人際傳播風險,讓陽性患者因而被找出,避免影響他人。

新冠肺炎染疫不一定有症狀,也不一定是重症。但現在的關鍵是,診斷陽性後,廣建防疫隔離所後,我們還能做些什麼,讓病毒陰轉陽,以及盡早出現中和抗體,才是醫學界和科學界要去努力的事情。普篩及廣篩可能不是現在唯一要做的事情,流行病學家應該要努力看英國株病毒在台灣的發展史,會呈現如何的臨床表現。

建病患收治標準 避免崩潰

流行病學家討論不同突變株產生複雜的R0值,以界定疾病傳播速度,但台灣非理想環境,R0值其實只是理論。如何建立輕症轉重症的生物標記預測能力,是否盡早投藥,降低惡化風險,針對輕症或無症狀者透過穿戴式裝置的風險預測評估,都是台灣可以做,且是核心產業的事情,建立病患收治標準,同時透過大數據連續監控,才能有效降低醫療環境的崩潰。

病毒必然演變,微環境篩選後的環境優勢病毒株勢必更為適應人類氣道環境,新冠流感化,所以可能重症度減少,但目前還需要更多的大數據。印度的高死亡率應是特例,空氣汙染加上基礎醫療無法負擔,惡化了疾病的傳播。

生技投入 治療選擇性大增

面對疫情,台灣的潛在亮點除了快篩試劑的迅速投入降低檢驗壓力外,台灣生技產業投入IL-6單株抗體可降低發炎、透過吸入方式中和新冠病毒,以及針對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所設計幹細胞療法的前期試驗,再加上高端及聯亞疫苗技術的掌握,調整設計面對突變株,都讓我們看到治療的選擇性大增,提升了疾病控制機會。

新冠病毒 重症 抗體 普篩 快篩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