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防疫有成!落實生技力,法規、資金不可缺
台灣因防疫有成躍升國際焦點,但隨疫情擴散全球,「後疫情時代」有賴生技產業研發出疫苗、藥物和檢驗試劑。如何落實生技力?昨天在生技中心舉辦的「疫情引發新思維與契機:如何落實臺灣防疫長期實力─從產業出發」論壇中,認為法規、資金等環節,缺一不可。
生技中心涂醒哲董事長表示,此次疫情讓各國政府體認公衛醫療用品是不可缺乏的戰略物資,不能過度依賴單一國家,各國政府深知需本土製造或尋找可信賴國家替其製造的重要性,對台灣科技防疫能力及智慧製造的信賴感增加時,勢必出現全球轉單效應,政府與產業須快速掌握。
中研院長廖俊智表示,研發時就要把製造及核准的需求納入其中,特別是法規,絕對要優先思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指出,為了達到盡速開發,檢驗試劑、藥物、疫苗、醫藥用品等,應縮短開發上市速度,經濟部近期正在大幅修改「生技新藥的發展條例」,希望從政府的法規來帶動產業。
衛福部次長何啟功指出,這一次疫情中,涉及緊急授權命令,食藥署全程與業界溝通,目前食藥署也已提供新冠病毒的標準檢體,期讓品質及速度兼具。
推薦文章
-
菜瓜布肺講堂|別再忽略這些症狀,肺在「喘」遞警訊!
-
流感不是小毛病!高齡患者併發肺炎喘到講不出話 一度瀕危
-
微量抽血、鼻噴疫苗 讓孩子不怕看病
-
台南105歲人瑞「左流右新」 家人:按時打疫苗勇健長壽
-
骨鬆防治/陳崇桓:不只是老人病!骨鬆年輕化危機,預防得從「骨質疏少」開始,政府4面向幫存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