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去過人潮熱點怎麼辦?急診醫師提亡羊補牢5建議
清明連假墾丁被塞爆,讓許多大企業在昨(5日)晚緊急宣布,若有旅遊史的員工應居家辦公,指揮中心也在今(6日)一早也加開疫情記者會,呼籲連假期間曾至人潮擁擠的地方活動的民眾,應自主健康管理14天。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昨晚也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寫道,不少網友私訊問他,連假後該怎麼辦?謝宗學從個人防疫角度提出5建議:
1. 加強個人衛生習慣的執行,出門緊戴口罩,手儘量不接觸周遭環境器物,不觸碰眼、鼻、口,確實清潔手部。2. 連假出遊的人,麻煩確實執行上述個人衛生習慣,14 天內儘量不要到人潮擁擠或通風不良之處,儘量不要和親朋好友見面;若身體出現不適,務必誠實告知醫師旅遊史,精準描述症狀,特別是出現嗅覺味覺異常,提供醫師判斷的依據。
3. 連假沒出門的人,14 天內不要接近連假出遊的人,教導孩子在學校和補習班注意個人衛生防護。
4. 孩子放學回家先洗澡再開始家庭活動
5. 注意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和建議並配合執行
(資料來源/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台灣民眾連假對疫情似乎鬆懈的態度,不止謝宗學,許多醫師這一二天也都在臉書發文表達憂心。童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吳肇鑫昨(5日)也自比是「非常心灰意冷的急診室醫師」,深怕看到「昨天的台灣!一個月前的義大利!」。
推薦文章
-
我在急診的日子/感謝善良家屬 支持疲憊醫護
-
柯文哲緊急動泌尿道手術!什麼是水腎?水腎會自己好嗎?
-
我在急診的日子/老病友淚滿面 醫護溫柔傾聽
-
2025癌症論壇/職業軍人七年抗癌,靠化療、標靶治療終於盼到女兒讀大學
-
我在急診的日子/腹絞痛脆弱時刻 醫護送暖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