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退休教師重拾專長 陪伴身障孩子

聯合報 記者 蔡孟妤

56歲的退休小學體育老師吳慧珍,4年前剛退休時,為了轉換心情、釋放壓力,經常和友人出國玩樂,她笑說,剛退休前2年過得很「頹廢」,約1年多前加入心路基金會成為志工,再度發揮小學老師專長,陪伴身障孩子上課學習。

吳慧珍年輕時,因拿到跆拳道全國冠軍,保送上台灣體專,有體育天分的她,不只擅長跆拳道,還參加過籃球隊、划龍舟等,畢業後先後到國中、國小教書,4年前退休,開始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

吳慧珍說,剛退休時,為了釋放工作多年的壓力,轉換心情,開始跟友人到處遊山玩水,2、3年內到了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美國、紐西蘭等國家。

她笑說,「工作時沒辦法這樣玩,退休後有大把時間可以玩,但過了一段時間後開始覺得有點『頹廢』,想說完了,好像每天無所事事,都沒有為國家做點什麼」。

今年56歲的退休小學體育老師吳慧珍,退休後擔任心路基金會的志工,生活過得更精采自在。

後來她在住家附近發現有心路庇護工場,因工場中秋時趕做禮盒,需要人手,她曾在友人介紹下過去幫忙,做一些簡單的禮盒包裝工作。而這也成為她想當志工的契機,她也因此正式加入心路的志工團隊,陪伴身障者上課及學習生活技能。

吳慧珍說,心路基金會的心路學苑課程種類很多,目標是希望讓這些身障者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她則會從旁協助他們完成作品,很多身障孩子遇到問題,常會呼喚她、向她求救,讓她感覺受到信賴,看到他們完成作品時,更是充滿成就感。

她也因為擔任志工,跟著學習到很多技能,甚至也去考照服員的證照,由於自己也即將步入老年,母親也80多歲,雖然家族沒有失智病史,但也讓她開始關注起老人失智問題,還去學習健腦課程,在心路當志工之餘,也到教會教老人健腦。

吳慧珍說,當志工後,生活上的最大的改變,就是能夠更愜意的自在生活,過去因為孩子大了,離家工作,讓她感到寂寞,常會希望孩子多陪伴,但當志工後,不但可以幫助人,也讓她開始懂得享受「空巢期」,更樂於積極安排自己的生活。

吳慧珍建議同屬橘世代的人,退休後可以先放鬆,頹廢一陣子也沒關係,再慢慢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新人生目標,當志工可以自己也可學到很多新事物,「感覺做一件事,可以得到兩種以上的效果,『CP值』很高」。

好心橘 志工 蔡孟妤 心路基金會 退休生活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