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留意骨鬆最易影響的3部位 改善最佳良方一次學起來
現代人對疾病有觀念,懂得預防3高,但卻容易忽略骨質疏鬆問題。骨科醫師表示,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病第4名,若有輕微骨鬆者,除運動外,蛋白質與鈣質補充與均衡飲食,是改善的最佳良方。
林口長庚骨科部主治醫師葉文凌表示,人體的骨骼系統是由骨頭及關節形成,骨骼隨著人年齡增長過程中也會不斷成長,但人一過中年如40歲後,骨質流失速度快,使骨質密度逐漸下降,連帶的造成骨骼變脆、容易碎裂,骨折風險自然增加。
而骨質疏鬆最容易影響脊椎、髖關節、手腕3部位,其中影響最嚴重的是脊椎,如老年人一滑倒,就可能導致腰椎體壓迫性骨折。
在運動上,葉文凌說民眾運動前一定要先做熱身操,並透過被動與主動運動,被動像是去三溫暖、日曬方式,主動則像是體操、跑步等方式,讓心跳增加、身體流汗、熱起來。此外,每日均衡的飲食攝取,如蛋白質與鈣質補充,是骨鬆改善的最佳良方。或也可跟醫師討論後,參考骨鬆藥物補助。
預防骨質疏鬆症,民眾可簡易自我檢視身體狀況,葉文凌建議以下方法:
1.身體靠牆壁,看是否可緊貼
2.膝蓋打直,手盡量往前壓,若可碰到腳尖,表示柔軟度尚可
3.至醫院檢測骨質密度
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推薦文章
-
少喝湯多喝水、白醋取代黑醋…鹽以律己7招防中風
-
喝咖啡易骨鬆?新研究顛覆認知 加喝它更保護骨骼
-
豆芽菜好吃又便宜,1錯誤保存方式恐害營養流失!根部可吃別丟
-
怕罹癌而控制飲食、動腦防失智都沒必要!名醫揭60歲應停止做的7件事
-
每7人即1人骨鬆且女高於男 5項日常NG習慣可能讓鈣質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