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行為/懷疑另一半外遇,或家人偷東西?面對失智患者兩守則:藥物或轉移話題
如果遇到失智患者老是怪東西被人家偷了?或懷疑另一半不忠,一談起來就抓狂要打人,這種狀況難道真的無解嗎?
「有藥物的治療,也有行為的治療!」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嚴烽彰說,抗乙醯膽鹼的藥物可以改善記憶變差,還有助延長失智惡化的階段,如果發現家人有被偷妄想或嫉妒妄想時,趕快求醫使用藥物,一定有幫助。
也有人是使用安神劑、鎮靜劑,但是特別小心使用安神的藥物,因為安神藥物有讓人無力,甚至有導致記憶力變差的副作用,所以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失智症長輩又在鬧?「轉移注意力」是鐵則
若要選擇不吃藥的方式,則是要懂得「轉移注意力」。嚴烽彰說,失智症患者的記憶不好,可能十分鐘後,就忘記十分鐘前的事。所以遇到失智者誣指自己偷東西,或太太被懷疑外遇時,千萬不要跟他爭辯。很多失智患者在家有暴力行為,通常是因為家人極力爭辯,讓患者認為為了要自衛,進而與家人衝突了起來。
如果遇到失智患者無理取鬧,亂扯老伴外遇或東西被人偷了等事件,不要急著和他們爭辯,態度要溫和,忽略他在爭論的事,要借力使力地把他導向到其他的話題去。
轉移話題才能避免衝突
例如,問他餓了嗎?要去不吃點心?電視節目很好看,要不要去看?要不要到外面散散步?等等與原本話題不相關的事,否則,若讓他覺得全家人都跟他持不同的意見,他會覺得全部的人在集體欺騙他,為了阻止同樣的事發生,有的患者可能會有更多暴力舉動,如果引發更多憾事,那就不好了。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推薦文章
-
澳洲最新研究曝光 這歲數以上常聽音樂可降低近40%失智風險
-
首家 AI 新藥公司安宏生醫 新藥 AH-001 完成美國一期臨床
-
坣娜因紅斑性狼瘡辭世…醫揭該疾病「好發女性」:症狀多變如千面女郎
-
老化或失智?記憶力變差 如何洞察風險
-
獨處不會縮短壽命、孤立才危險!史丹佛教授曝老人真正需要的朋友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