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技巧/6方法助你順利帶失智者就醫

元氣網 寶瓶文化
失智者常因為沒有察覺自身的症狀,或者是不願意承認,甚至會因被要求去看門診而與家屬發生衝突。

小廷和家人討論後,決定到附近醫院的精神科記憶門診求治,

但奶奶堅決不同意,她說她又「沒有生病」,甚至懷疑家人帶她就醫的目的……

常常遇到家屬詢問,要怎麼帶不願就醫的失智者來門診就診。

失智症和其他內、外科不同之處在於,失智者有可能因為尊嚴受損的緣故,雖然不否認自己「記憶力變差」,但卻不覺得自己「有需要」就醫。

另一方面,則是受到疾病的影響,認知功能下降,沒有病識感,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或者如同故事中小廷的奶奶一樣,因為出現精神症狀,拒絕家人的幫助及就醫治療。

許多家屬並非沒有察覺失智者已經出現狀況,也非對他們不關心,而是苦於屢勸不聽。

經過多年臨床看診,和許多失智者的家屬共同努力發想,歸納出一些策略和方法,供大家參考嘗試。希望能讓更多失智者,順利地到門診接受診斷及治療。

一、順水推舟

失智者常因為沒有察覺自身的症狀,或者是不願意承認,甚至會因被要求去看門診而與家屬發生衝突。

遇到這種情形,建議家屬等待適當時機,畢竟失智者多為老年人,不免會抱怨其他身體方面的問題,如:頭痛、頭暈、睡不好、胃口不好、便祕等。不先說是要看什麼門診,就順著他們原來的抱怨,這是失智者鬆口「承認」的問題,通常接受度較高。

藉此機會,建議他們到門診,進行詳細「檢查」或是諮詢醫師的意見。如此病人會有較高的意願就醫,因為目的就是處理這些身體方面的問題。

記得到診間時,也要藉機告訴醫師,有上述的情形。有經驗的醫師,會順勢接球,一方面安撫失智者,一方面進行必要的檢查。

二、借力使力

現在各地方政府都將基本的失智症篩檢,納入「老人健康檢查」的項目之一,因此可利用此機會,讓銀髮個案接受初步的篩檢。

倘若是有自費身體健康檢查的機會,也可向醫院詢問,是否能增加失智篩檢的相關項目。以關心及維護身體健康為由,帶失智者到醫院進行全身性的檢查。這些健康檢查均會寄送一份報告單,或是完整的書面報告。接下來,再藉著「通知說你需要複檢」等理由,轉到相關門診,接受進一步的診療。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就有不少民眾是拿著地區醫院診所的報告前來諮詢,最終獲得及早診斷及治療的機會。

三、偷龍轉鳳

有些家屬情急生智,先對失智者提出是自己有狀況需要來醫院看病,但是一個人會有點害怕,希望病人陪同一起來就醫,然後就診時,藉機與醫師說明原委。

醫師了解後,會邀請病人一同進入診間,藉由病史詢問的機會建立關係,也「順便」了解病人的一些狀況。透過有經驗的會談,達到「既然來了,就順便一起看」的目標。

其實,有些原本抗拒的個案,並不一定是沒有病識感,反而是有種逃避面對現實的心態,也就是「去看就會有病,不去看就當作沒事」,又或是單純地「害怕看精神科」。

不過,等到放開心與醫師進行會談後,通常會發覺就醫並不如想像中恐怖,甚至願意承認「我也覺得我的記憶力變差了」,而主動接受評估,達到診治的目的。

四、投其所好

有時失智者對於平日親近的家人的意見反而較不願意聽信,更不用說配合就醫。

這是因為失智者倘若因精神症狀而出現對立爭執時,常常是針對平常較有來往的親人。此時可以尋求患者願意相信的人協助,有可能是疼愛的孫子孫女,平常不住在一起,但關係好的親戚,或過去的好友等,由他們出面來說服病人至門診就醫,甚至可以一起陪同就醫。

五、明槓暗合

臨床上,有時病人會因為精神行為症狀的干擾,與家人間發生爭執,甚而出現激動及暴力行為。

通常這個情況出現時,失智者可能會否認自己有任何問題,反而指責是家人故意針對他、迫害他。此時可藉由提出找「第三者」尋求公道的方法,也就是激將法,將他勸說來門診就診,由醫師來「判別」到底是否有問題。

但是這個方法較不容易處理。倘若醫師默契不足,容易引起失智者遷怒醫師,反而破壞了醫病關係。

建議留作不得已的替代方案,非不得已時不要使用。

六、強制就醫

當無計可施時,有些家屬會想,是否有可能強制失智者就醫呢?

根據「精神衛生法」,法案中明定強制治療的條件為:「嚴重病人有傷害他人或自己之虞,經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不過一般民眾最不了解,也最容易誤解的就是「嚴重病人」的定義,常誤以為只要有情緒不穩,或是有暴力傾向的就是嚴重病人。

其實,所謂的「嚴重病人」是一個法律名詞,指的是「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所以當失智者被帶往醫院求診時,醫師第一步就需要診斷其是否符合嚴重病人的定義。

情緒不穩、有暴力傾向的人不一定就符合此項規定,所以並非每個情緒不穩或是有攻擊行為的人都會被強制治療。

接下來,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病情嚴重性來判斷其是否需要住院治療,並徵詢病人。

如果病人同意治療,那就不需要牽涉到「強制住院」。倘若失智者拒絕接受住院治療,這種狀況又分成兩種情形:第一種狀況,失智者不符合「精神衛生法」規範的「嚴重病人」定義;第二種狀況,失智者已符合「嚴重病人」的定義,但是沒有明顯自傷傷人的危險。

此兩種狀況,因為均不構成法律規範中的強制治療的要件,所以醫師只好善盡告知其不治療的風險,建議以其他方式治療之後,讓病患離院。因為在未符合法律規範的狀況下,若還是強制個案住院,就可能因侵犯其人身自由權導致法律糾紛。

若失智者的狀況已符合「嚴重病人」的定義,且有自傷傷人的危險,就可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進行鑑定,並向「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但若「審查會」審查未通過許可強制住院,醫院還是得讓病人離院。

擅用「同理心」

如何帶失智者來就醫?的確是個不容易的挑戰。每個家庭可能面對的狀況都不同,上面提供的方法,是擷取臨床上的經驗整理而成,提供讀者作為參考。

其實訣竅就在「仔細觀察,抓緊時機」,從日常生活中,發覺可以施力的點,再加以運用。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運用「同理心」,設身處地的去了解失智者拒絕就醫的可能原因,到底他們的想法為何。

有些患者並不是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而是拉不下臉去承認;或者是害怕自己真的得了「不治之症」,不願意去面對;或者是因為時常的衝突而負氣,不願配合。

只有靜下心,設法去了解,才能見招拆招,無招勝有招,讓失智者能夠順利的接受診療與協助。

當最愛的人失智,卻又不願就醫,先別恐嚇他,這樣對病情不利,也別對他生氣。試著轉個彎,拐個角,或是來個假動作,盜壘、滑壘都可以,想辦法做球給醫師,一起得分,就是勝利。

蔡醫師暖心提醒:

有些失智症患者並不是沒意識到自己出現了問題,但有可能是心裡害怕,因而拒絕前往醫院就診,而當家人勸他時,他反而發怒,以掩飾自己心裡的惶恐與不安。

蔡醫師暖心提醒:

當家人可能患失智症,卻無論怎麼勸都不肯就診,或許最關鍵的是,我們能否把自己想像成家人?想想為什麼家人不願就診,那麼,或許答案就會出現。

(本文出自寶瓶文化 《當最愛的人失智》蔡佳芬著)

想了解更多失智相關訊息?請前往》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

失智症 住院 精神科 健康檢查 暴力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