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出問題連帶影響大腦 「尿液變化」可能是失智症早期信號
失智症是發生在腦部的疾病,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下降、情緒或語言障礙等等,越來越多研究針對失智症做調查,發現失智症的風險因素比想像中的複雜,除了與腸道健康有關之外,瑞典研究也指出,腎臟健康也是預測失智症的重要指標之一。
尿液出現這變化要小心
瑞典研究人員表示,尿液中蛋白質含量過高的族群,記憶力衰退或失智症的風險會提高近40%。
在研究中,團隊針對13萬名超過65歲且沒有失智症的老年人進行調查,經過四年的追蹤,有7%的參與者患上了失智症,比對數據後,發現出現尿蛋白的人(尿蛋白數值介於30~299mg/g),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高出25%;而嚴重超標的人(尿蛋白數值超過300mg/g),失智風險則比指數正常的人多出37%。
尿液中蛋白質的增加與腎臟受損有關,患者可能出現「泡沫尿」的情況,並需要頻繁地跑廁所,看似與大腦健康沒有關聯,但其實,腎臟和大腦都依賴精密的血管網絡來運作,當腎臟血管出現問題,代表大腦的血流、代謝功能也同步受到影響,進而導致認知功能的衰退,尤其是「血管性失智症」。
專家建議應定期做尿蛋白檢查
研究者指出,這項結果代表尿蛋白的檢測不僅能反映腎臟健康,還可能成為預測失智症的關鍵,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疾病的族群。
正常情況下,尿液中的蛋白數值應小於30mg/g,而指數異常的人,可能出現泡沫尿液、頻尿、眼睛浮腫、腳踝、腹部或臉部水腫等症狀,而早期發現蛋白尿,可以敦促患者積極管理腎臟健康和認知功能,進而延緩健康進一步惡化。
推薦文章
-
不管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你可能陷入「半憂鬱」2個基本功幫助恢復心能量
-
中秋烤肉大吃大喝 5訣竅加速排毒!營養師教DIY「排毒限定綠拿鐵」
-
豆腐沒用完放回包裝、水要倒掉嗎?營養師揭盒裝豆腐正確保存方式
-
102歲人瑞也能行!馬偕OPAT門診治療助改善急診壅塞 每天多出3張病床
-
花蓮「鏟子超人」傳橫紋肌溶解症 顏宗海提:3大警訊嚴重會命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