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更難設防,先設感情圈套再騙投資詐財!專家點出常見5種「交友詐騙」

聯合報 文/戴瑞瑤
交友詐騙多以「情感」為始、「投資詐騙」為終。圖/123RF

60歲的蘇阿姨,老公多年前過世,子女都忙著上班,最近因疫情多關在家無事可做,在鄰居介紹下想學年輕人使用交友軟體,與55歲剛離婚的「林先生」配對成功,林先生表明自己以前從台灣搬到大陸,是科技業主管,跟前妻沒有孩子。

加LINE聊天 先誘小額投資  

蘇阿姨覺得林先生老實可信任,逐漸卸下心防,並與林先生加LINE聊天,林先生與蘇阿姨相談甚歡,讓孤單許久的蘇阿姨感到被同理及肯定,也認為自己找到人生第二位可信賴的伴侶。

後來,林先生與蘇阿姨談論起「兩人的未來」,探詢蘇阿姨的理財狀況,包括有無投資、幾個銀行帳戶、幾張信用卡等。林先生後來推薦蘇阿姨下載某個APP,說這是他的副業,希望蘇阿姨可以支持他,蘇阿姨在那APP中投入金錢購買虛擬貨幣泰達幣,小額投資後也真的獲利,錢真的匯到戶頭裡。

加碼賠光 對方跟著消失

林先生之後鼓吹蘇阿姨加碼,以「兩人的未來」為由,希望蘇阿姨投入更多金錢。蘇阿姨為此不僅動用存款、申請信貸、解除保險,甚至跟友人借款。沒想到,她投資的虛擬貨幣大幅虧損,連一開始的本金都拿不回來,沒多久,林先生也消失了,連LINE帳號都被刪除,蘇阿姨才驚覺自己「人財兩失」。

上述是真實發生的案例。近年不只簡訊、網路投資詐騙猖獗,疫情期間交友詐騙更嚴重,有些孤單一人的橘世代透過網路交友,原以為找到能相互傾訴煩惱的伴侶,沒想到最後卻被勸誘投資非法金融商品,例如虛擬貨幣、境外金融商品等,最終感情與錢雙雙損失。

銀行攔阻 逾6成假交友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針對「臨櫃提(匯)款詐騙手法」統計資料,去年前8月「假交友(投資詐財、徵婚詐財)」百萬財損案件逾500件,占總詐騙案件6成。銀行的數據也不謀而合,台北富邦銀行指出,從銀行分行攔阻的詐騙案件分析,有63%是以假交友進行投資或徵婚詐財。

元大銀行也提供去年一件真實案例。去年9月3日下午2點,台中市一名女子前往元大銀行豐原分行,欲匯款1萬6900美元(約折合新台幣50萬元)到海外,女子聲稱在網路上認識的外籍男友,因經營建築業,執行工程標案需要支付稅金,急需協助。所幸行員及時發覺有異,並通知員警到場勸阻。

金融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表示,在疫情期間,評議中心的金融服務專線1988,接到最多類型的竟然是交友詐騙,這種以「情感」為始、「投資詐騙」為終,讓消費者人財兩失。

林志潔指出,交友詐騙受害者年齡有往上揚的趨勢,通常受害者是透過網路交友被對方勸誘買金融商品,買的大部分是虛擬貨幣或境外的金融商品,甚至很多是不存在的金融商品,是拿金融科技當幌子的詐騙。因為往來對象不是金融機構,買的東西不是國內合法的金融商品,金管會與金融評議中心愛莫能助,只能交由刑事警察局協助處理。

投資防詐「停看聽」

銀行業者指出,歹徒通常會利用臉書或其他交友軟體結識被害人,透過持續互動降低戒心,再以投資、致贈禮物、借款等話術誘使被害人上當匯款。

金融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認為,對消費者不能只是一味保護,而是要賦權(Empowerment),要讓消費者培養自我負責、自我警覺的態度。「我們去買牛奶都會看保存期限,你完全沒聽過這個東西,然後在加拿大或百慕達群島,你也覺得可以去買,你不覺得很奇怪嗎?難道沒有義務去理解商品內容?而且這麼多錢,為何不好好了解就投資呢?」

銀行業者提醒,遇到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匯款轉帳時,要謹記「停看聽」原則:暫停付款、冷靜觀察,並立即打電話給金融機構或警政署165專線,聽聽專家怎麼說,能夠更有效避開交友詐騙陷阱。

交友詐騙常見5模式

第1步:博取好感

詐騙集團會透過交友軟體尋找目標,並用假照片與假造資訊建立人物設定,每天噓寒問暖獲取好感。

第2步:確認財力

會要求加對方的LINE,在聊天過程中套話詢問家庭、感情狀況,同時也確認受害者的經濟能力。

第3步:引導投資

詐騙集團會透露自己的副業、投資盈利狀況,鼓吹受害者下載非法的APP或網頁,建議受害者投入小額金錢來小試身手。

第4步:小利大虧

一開始受害者都會有小額獲利,讓受害者放下戒心,受害者收到獲利的錢後不疑有他,詐騙集團就會再持續鼓吹受害者投入更多金錢。

第5步:人間蒸發

當受害者意識到被騙時,詐騙集團就會消失、恐嚇威脅或情緒勒索。

高齡更難設防 先設感情圈套 再騙投資詐財

因為年老失智、判斷能力不佳才會被詐騙嗎?刑事局預防科科長丁靖說,其實詐騙案受害者各年齡層都有,不是高齡者就特別容易被騙,很多受害者甚至學識淵博或精明幹練。不過,分析高齡者易受騙型態,套關係、假冒親友及網路交友等以「感情」為基礎的詐騙方式,確實特別容易卸下長輩心防,成為詐騙起點,甚至變成假投資詐騙。

疫情爆發後,民眾上網、使用數位工具的比率提高,刑事局統計,今年1至10月「假投資」型態的詐騙案大增,財損金額也較其他詐騙型態高,其次則是解除分期付款詐騙。但進一步分析65歲以上的高齡受害者,則被「假檢警」及「猜猜我是誰」所騙的比重較多。

看準寂寞 噓寒問暖套關係

刑事局分析,長者受成長過程社會氛圍影響,對政府機關心存敬畏,易被假檢警詐騙。至於「猜猜我是誰」手法,則是打電話或以LINE聯繫,假冒高齡者的姪子女、孫子女、外甥子女等晚輩,熱切噓寒問暖,再謊稱生病或資金周轉急需用錢,向老人借錢請求匯款。

長輩平時想念親戚或晚輩,實際上卻缺少聯繫,歹徒抓準長輩此種心情,讓長輩誤以為接到想念的人來電,心情大好,自然難以分辨致電者的真實身分。

詐騙集團精益求精,同樣利用長者跟親友聯繫少,又思念親友、有些寂寞的弱點,開始延伸出各種交友詐騙,不論是愛情或友情都是以感情為基礎,只要受害者上鉤,最後都變成借錢或假投資。

丁靖說,當然還是有很多真的是交朋友,但若牽扯金錢就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貪小便宜,不要投資虛擬貨幣、期貨等不瞭解的東西。

被騙了怎麼辦?丁靖表示,詐騙的主要支付管道是臨櫃匯款及網路轉帳,均須透過金融體系運作,所以可透過追查犯罪金流,找出涉案帳戶,並溯源追查幕後的詐欺集團及金主,來攔截受害人被詐騙的金額,打擊犯罪,「金融機構的角色很重要」。

智能防詐 用科技偵測預警

近期刑事局與北富銀合作「智能防詐、強化保障」機制,由刑事局彙整多年來查緝詐欺集團所累積的偵查經驗,分析犯罪態樣及可疑徵候,由雙方的資訊團隊建置智能模型,建立金融詐騙偵測暨預警機制,強化線上打擊犯罪能量。

110年1-10月高發詐欺案件數及財損金額 製表/沈婉玉

投資 詐騙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