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需要喘息 不必一肩扛

聯合報 張維真/永和耕莘醫院心理衛生科臨床心理師
照護病人是長期抗戰,建議尋求親友與社會資源協助。

母親失智,淑芬一肩扛起照顧責任。看著媽媽日漸衰老,口裡念著舊時記憶,經常吵著要回家,開始不認得她,疲累的淑芬滿腹哀傷,卻無從述說。

世華與美真結縭30年,長久以來,世華專心工作,美真則照顧家庭、孩子。後來,美真罹患癌症,開始住院治療,世華奔波於工作、醫院與家庭,生活一團亂,他心中說不出的哀傷,只能強自壓抑。

面對上述情境,照顧者常產生許多複雜又矛盾的情感,如悲傷、難過、懊悔、罪惡、憤怒等。想要扛起照顧的責任,有時又想逃得遠遠的,裝作一切都沒發生;想找人訴說心情,往往又不知從何說起,最後乾脆閉口不談。

照顧者該如何協助自己度過陪病時刻?有以下兩點建議:

1、接納自己的複雜情緒,同時也尊重、理解其他家庭成員的情緒。

負面矛盾的情感不是帶走力量的惡魔,「反抗」這些情緒,才會讓人消耗更多的能量。有人習慣躲起來哭一哭,有人習慣找人聊天分享。找個屬於自己的時間,即便是十分鐘、一小時都好,讓自己能好好感受心情,並以自己習慣的方式照顧自己的心情,或許是外出購物喘口氣,或是找朋友聊聊,抑或放空一陣子。

遇到家人生病,家中每個成員的心情、感受、行為都不同,這些情緒反應無所謂對或錯,例如:悲傷幫忙才是在乎家人,逃避不管事、繼續過自己生活的就是不負責,未必如此。尊重、理解每個人在家人生病時都有自己的失落歷程,才能互相給予情緒上的支持,而非互相責怪與怨懟。

2、重新規畫家庭角色與分工,向外尋求協助。

照顧者不需要把所有責任扛在自己肩上,與其他家庭成員一同坐下來討論未來家庭事務分工,如誰倒垃圾、買菜做飯、打掃環境、接送小孩、照護方式(家人排班、請外籍看護等)都很重要。這對不習慣溝通與求助的華人家庭而言,是個不容易的過程,許多人都會擔心產生誤解衝突,因而心生放棄念頭。

照護病人是長期抗戰,壓力負荷會影響照顧者與病人的相處,例如,因為太累就對病人發脾氣。所以,照顧者要記得關愛自己,了解自己力量有限,即便向外尋求親友與社會資源協助很麻煩,但引進外援,能使自己在照顧病人與維持原有生活中,取得較佳的平衡點,進而持續穩定地提供照護。

在照顧生病家屬的路上,若發現自己不知如何與家人溝通協調、找不到人可以討論、食欲明顯改變、睡眠困難、無法放鬆、容易生氣厭煩時,建議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讓自己在沉重的照顧負荷上喘口氣,找回生活的平衡點,才能更有力量去支持生病的家屬,達到雙贏局面。

長期照護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