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後臉頰紅 幼童染微小病毒
【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小兒科醫師發現,高燒後臉頰、身體長出紅疹就醫的小病號,兩周內增加近三成,經診斷證實感染微小病毒B19。
一名6歲小弟弟,連續高燒5天,出現喉嚨痛、關節疼痛等症狀。家人原以為是一般感冒,但小弟弟燒退後,兩側臉頰卻出現「像被呼了兩巴掌」的大片紅疹;身體、四肢也陸續長出一顆顆,猶如穿過網襪一樣的蕾絲樣搔癢疹子,抽血檢查,證實感染微小病毒B19。
收治病例的新竹國泰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指出,微小病毒B19經由飛沫、接觸傳染,非常常見。大部分患者先出現高燒、喉嚨痛、關節痠痛等類似感冒症狀,在高燒當下或退燒後,臉頰、皮膚會陸續出現俗稱「第五病」的傳染性紅斑。
盧英仁解釋,出現傳染性紅斑的臉蛋,乍看之下,就跟蘋果一樣紅潤,3至5天後,身上與四肢也會出現紅色癢疹,約2至3周後,疹子才慢慢消退。
盧英仁說,患者高燒當下,病毒傳染力最強;等皮膚出疹,已無傳染力,無須特別隔離。對多數患者,只要及時接受症狀治療,歷經發燒、出疹、消疹病程後,產生抗體,就能免疫。
微小病毒B19引發重症機會不多,但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提醒,對慢性貧血者來說,微小病毒B19喜歡侵犯骨髓中的紅血球前驅細胞,容易引發嚴重的再生不良性貧血;孕婦若不小心感染,可能透過垂直傳染危及胎兒健康,還可能導致2至6%的胎兒流產。
黃瑽寧表示,臨床診斷微小病毒B19,除了觀察皮膚癢疹,還須以檢驗體內有無血清免疫球蛋白M,才能確診。
盧英仁提醒,平時勤洗手,若有高燒,臉頰、皮膚出現不明紅疹,應盡速就醫,不要抓破皮,以防感染。
推薦文章
-
感冒好了卻還是咳不停?中醫:咳超過8週就是「慢性咳嗽」,這樣調理助改善
-
你需要多少維生素C對抗感冒和日常壓力?專家教找出適合自己的量
-
感冒要多喝水,但要喝冷水或溫水? 醫曝這樣的溫度最科學
-
「感冒藥」需不需要吃完?先釐清一重點!3種情況一定要吃完
-
流感不嚴重可自行在家休養嗎?醫警告一族群「併發腦炎風險高」建議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