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馬蹄足 越早治療越好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新生兒常見的先天足部畸形「馬蹄足」,目前使用「彭西堤」療法,結合矯正與手術,治癒率超過8成,成大醫院小兒骨科醫師黃明東說,重點是必須即早治療,越早越好。
過去3年,成大以彭西堤法治療13名新生兒馬蹄足,目前情況都很好,另有12名患者在新生兒時期未接受適當治療,之後再到成大治療,療效相對有限。
黃明東說,馬蹄內翻足是指足部生長方向不正常,有內翻情況,有時是雙足、有時單足,嚴重程度不一;情況輕微往往被家長忽略,等孩子學步時才發現,一旦生長定形,矯正相對困難。
他表示,治療上全球小兒骨科專科醫師近年都傾向彭西堤法,由西班牙醫師Dr.Ponseti研發,採漸進方式,前後須花3到4年時間,但效果較好,最佳治療時間是出生後7-10天,最慢不能超過3歲。
過去採用手術治療,易有疤痕攣縮問題,反而影響足部運動,且有疼痛等後遺症。彭西堤法初期以石膏矯正,5至7天重新換一次,以6至8周慢慢矯正歪掉的部分,接著以手術切開阿基里斯腱,再上石膏,搭配特殊足部支架,日夜穿戴3至4個月,之後3至4年間,白天可以不必穿,夜間須持續。
他表示,馬蹄足原因不明,除了遺傳性疾病造成外,目前的研究相信可能是胎兒在母體內受擠壓影響,即使經過治療後,在6歲前平均的復發機率約為6%,須長期追蹤。
【2009/10/29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骨質疏鬆飲食4大禁忌!高糖、高鈉食物傷害心血管也加速骨質流失
-
我在急診的日子/醫護人員親切貼心 最佳安定力量
-
血友病是血癌嗎?孩子怕痛一定要打針嗎?給血友病家長的治療、照護大補帖
-
院長講堂/專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楊南屏 不斷精進醫療服務 力推長照醫養合一
-
台中榮總血友病中心活用社群 24小時守護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