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企鵝步 不是撒嬌是內八
【聯合報/魏士傑/台北市永誠復健診所物理治療師】
小朋友走路常喊累或頻頻跌倒,步態像企鵝一般,別以為小孩是在撒嬌而忽視。若他兩隻大腳趾總是朝內,這是所謂的內八步態(pigeon toe gait)就是俗稱的內八。
排除特殊疾病及較嚴重骨骼變形,小朋友輕微內八的原因大致有,前足旋後內收(圖1),小腿骨向內轉(圖2),或大腿骨向內旋轉角度過大。一旦發現小朋友有這樣的情形,也不需太緊張,小朋友在3到4歲前可能會有生理性的內八步態,等大了些,肌肉力量慢慢培養後就會轉正,若是4歲後仍有明顯的內八步態,特別是會影響到跑步或走路時就要多注意了。
一般有這樣情形的小朋友,有以下幾種介入策略改善及避免惡化:姿勢調整、伸展運動或肌力訓練、輔具。
姿勢調整
W型坐姿即為雙膝緊靠、雙腳朝外的跪坐姿勢,此一坐姿會讓大腿內側肌肉更緊,加重大腿骨內轉,使內八更為明顯。建議多提醒小朋友以盤腿坐或改做小椅子活動。
伸展運動或肌力訓練
下肢長時間處於內轉姿勢,使大腿內轉肌群過緊、外轉肌群較無力。平時坐地板時雙腳掌相對、膝蓋自然放鬆,雙手可輕壓在雙膝上維持15-30秒;或是請小朋友形成一個大字形趴在地墊上,腳尖朝外,讓父母固定臀部不要離開地墊,都是很好的伸展運動(圖3)。肌力訓練部分,小朋友熟悉的兔子舞、學青蛙外八走路都是很好的運動。
輔具及鞋子
除了以上的介入方式,一雙合腳、包覆力足夠穩定的鞋子也是有助於孩子足部正常發展,部分內八也可藉由特製矯正鞋墊或外轉帶所矯正。
※延伸閱讀》
‧脊骨健康密碼》小孩脊椎失衡招百病
‧脊骨健康密碼》0~18歲脊骨健康新知十大守則
【2009/05/05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巴金森最愛問|早期巴友害怕失去行動力 醫:反映藥物副作用是關鍵
-
失智症不分年齡 小薰呼籲及早關心與檢查是關鍵
-
肌萎會30年耕耘化被動為主動 以數據科學推動罕病權益新時代
-
秋天是重啟運動最佳時機!醫提醒:錯過黃金期傷肝、影響代謝
-
50歲媽「熱愛瑜伽反釀劇烈背痛」靠一運動不開刀治好椎間盤破裂